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思政实践】科学把握劳动教育的“真善美”

思政实践

作者:桑雷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明确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国家层面先后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关注的焦点。为此,系统分析劳动教育的规律、价值和目的,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在育人实践中的真善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劳动教育“求真”与合规律性的逻辑:知识生产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这个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就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这个“真”既不是随意创造的,也不是受利益驱使虚假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是知识生产的源泉。劳动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实践活动之一,因劳动而产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在“求真”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仅通过劳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而且利用客观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恩格斯曾经这样描述,“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锁钥”,强调劳动价值和劳动教育,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规定和核心内容。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教育合规律性的逻辑,可以表达为知识生产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从认识论的角度,实践决定认识,故教育应当与劳动相结合。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认,而且是知识生产的来源,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早在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离开了劳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积极倡导“劳力上劳心”“生活即教育”等劳动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教育方针。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将其列入苏维埃政府的文化教育方针;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15年修订的《教育法》再次重申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其二,求真创造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除了动手以外更加需要动脑,故劳动应当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指涉于个体探寻真知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个体各方面的劳动能力。所以,劳动不仅不能脱离教育,而且需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把握客观规律,完善自己的实践认识,更加科学合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特别是进入新工业革命时代以后,“机器换人”的现象愈演愈烈,很多重复性的劳动将逐渐被机器取代,对创造性劳动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这就更加需要增强劳动与教育之间的“融合性”,教育和引导个体认识劳动形态的丰富性,在实践理性的导引下理性求真、科学创造,从而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享受劳动成果,实现劳动教育“助人求真”的目的。这样,无论是教育与劳动的结合,还是劳动与教育的结合,都在认识论上实现着主客观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个体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生产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劳动教育“向善”与合价值性的逻辑:知识供给和需求实现的统一

西方传统哲学偏向于理性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路径,将其理解为“知识的完满完善”。中国传统哲学在认识论上往往将其纳入价值论的范畴,规定为符合道德的行为。比如,道家的“上善若水”,儒家的“尽美矣,又尽善也”等,“善”总是和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善”,则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认识基础之上的,认为是主客体统一中体现出的一种价值关系。由此可见,无论是中西传统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与知识的价值问题紧密相关,体现出明显的合价值性的逻辑。

对于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来说,劳动是逻辑基点,教育是充要条件。劳动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劳动和教育的双重作用,使主体的“知”内化为“情”和“意”,从而产生特定的价值判断。劳动教育这种合价值性的逻辑,可以表达为知识供给与需求实现的统一。换句话说,劳动教育中这种与教育主体需求和利益相符合、相接近的属性,也正体现了劳动教育“向善”的特点。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具体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其一,劳动教育培养个体的劳动逻辑思维。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目的,在内在要求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个体的发展往往又是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其中,个体发展是基础,社会进步是主导。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是联系实践与知识的纽带,可以让个体在劳动营造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劳动思维,增强对实践的认知和理解,并在劳动实践中验证这种思维逻辑之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和力量性。其二,劳动教育使个体做出更加合理的价值判断。现实生活中,受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勤礼、小人尽力”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至上”“追求享乐”等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部分人对劳动的态度存在窄化、固化的问题,对劳动的理解存在弱化、边缘化的倾向,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屑劳动、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让个体在劳动中接受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使其在研判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时,比如“按劳分配”“勤劳致富”等现象,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价值判断。为此,个体的劳动素养至关重要。劳动素养涉及到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方面。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就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劳动情感和态度,系统学习劳动知识、磨练劳动本领,让“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等成为生产和生活习惯,在全社会营造出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其三,劳动教育让“五育并举”提质增效。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过程中,要正确看待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劳动教育在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又要看到劳动教育是完成其他“四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知识的学习和劳动实践的参与,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而且能够在更广层面上增强个体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体现劳动教育之于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尚美”与合目的性的逻辑:知识习得与行为规范的统一

哲学意义上的“美”是人类情感的本质反映,体现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美学主义者认为,“美”是凝结了主体的想象、体验和感受的历程,“美”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和谐。马克思主义对“美”的理解接近于哲学和美学的结合,将“美”与人的本质和目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结合进行解释。认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会按照某些特定的标准和尺度进行生产、生活和创造,因而个体也会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我、他人和环境,最终指向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合目的性的逻辑。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虽然“美”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超现实的,但是“美”也是可以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种“美”不仅包含了对美的认知、对美的思想认同,对美的行为确认,还应当包括追求美、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和能力等诸多方面,集中表现在劳动和劳动教育之后的理论之美、方法之美和体验之美,表达为知识习得与行为规范的统一。其一,在知识习得中感受劳动教育的理论之美。主要表现为通过劳动教育,明晰不同阶段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按照劳动的知识习得规律,在劳动知识获取和理论感知中享受劳动之美。比如,儿童阶段主要以劳动启蒙教育为主,重在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少年阶段主要以劳动价值教育为主,重在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青年阶段主要以系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重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具备职业发展必备的劳动素养。这样,通过纵向贯通循序渐进式的劳动教育,个体在自觉形成科学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同时,自觉抵制和反对一切投机取巧、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风尚。其二,在创新模式中感受劳动教育的方法之美。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劳动思维和劳动热情,更好地弥合劳动与“美”之间的间隙。特别是随着新工业革命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劳动教育必须要深刻把握劳动的“变”与“不变”。从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劳动以及劳动促进个体发展、社会进步的本质没有变,劳动的形式、对象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劳动教育的对象已经变为伴随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参与传统体力劳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劳动的认识也存在着明显的代际差异。在劳动教育中,除了继承和发扬传统劳动教育的优点以外,在实践形态上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最新的技术成果,拓展劳动教育的思路和方式,才能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三,在实践行动中感受劳动教育的体验之美。劳动实践是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的实践,劳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个体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让个体在劳动实践体验中认知、明理和发展。个体在劳动实践中的体验主要包括“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两个方面。其中,行为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实践,表现为个体亲身参与劳动的动态过程;内心体验则是建立在劳动行为基础之上的,表现为一种内化和升华的心理过程。两个方面的劳动实践体验相互作用,共同把劳动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此外,党和国家在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怀,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强调和弘扬,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视和保障,本身就是就好的劳动教育。这些劳动教育实践也正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引导越来越的人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在体验中感受生活,感受快乐,感受劳动之美。

总之,劳动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劳动教育的过程潜隐着对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追求,体现出合规律性、合价值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的价值上表达出劳动之于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决定了个体外在的劳动行为能力,这也正是劳动教育生命力的重要来源。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思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