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全球经济 > 正文

全球通胀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通胀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运行的最大风险,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担忧。

去年以来,全球性通货膨胀持续发展。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最近几个月通胀增速明显加快。美国和德国今年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分别同比上涨8.5%和7.3%,均创下过去40年来新高。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也日益增大,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通胀水平居高不下。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能源粮食价格飙升、物流运输成本上涨以及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共同把全球通胀率推升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能源粮食危机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加速引发全球能源紧缺,国际粮价和油气价格近两年一直处于高位,俄乌冲突爆发更是使能源、粮食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雪上加霜。一方面,俄罗斯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重要供应国,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10%,出口的天然气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全球小麦主要供应国。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3290万吨,占全球18%,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小麦出口2000万吨,占全球比重也高达10%。2021年,全球超过30个国家(主要集中在北非、西亚和中亚等地区)有三成以上的进口小麦来自俄乌两国,欧洲和中亚部分国家、中东和非洲的小麦进口几乎完全依靠俄乌两国。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能源粮食危机,进一步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世界银行4月发布的《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预测,俄乌冲突将导致大部分商品在2022年的价格显著高于去年,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比2021年上涨42%,小麦价格的涨幅预计将超过40%。

全球物流运输成本上升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大部分航运公司的需求压力都大幅上升,集装箱海运标准化程度较高,物流量大,物流链长,受疫情冲击导致运力下降,一度出现港口拥堵现象。克拉克森集装箱船港口拥堵指数从此前的每月33.7%上升至3月中旬的35.2%,而运力下降、港口拥堵最终导致航运运费上涨。统计数据显示,40英尺标准货柜从亚洲发到欧洲的成本由一年前的1500美元飙升至目前的1.7万美元左右,价格提高了10倍多,货运成本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0000美元大关。2021年以来,全球贸易与物流成本急剧上升,船舶租金、燃油成本与船员工资等大幅提升,全球大部分航运公司运营成本较往年出现大幅上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显示,近两年涨幅超过400%。此外,由于全球能源价格的大幅飙升,航空运输费用也随之上升,并推高全球空运价格。全球物流运输成本快速上涨给通货膨胀带来很大压力。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埋下世界经济复苏隐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美联储于2020年年初开始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为此,美国政府总计出台了近6万亿美元的多轮新冠纾困措施,包括直接给美国民众发放美元现金和提高失业救济金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增加了国内货币和信贷供应,虽然刺激了消费者支出,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国内高通胀。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CPI同比增长8.3%,通胀数据有所回落,但仍大大高于市场预期,让美联储5月初决定把基准利率大幅上调50个基点,并暗示将在6月和7月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美国政府对国内通胀事先预判不足,事中应对失策,后续被迫采取激进加息策略,不仅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上升,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埋下隐患。目前,美国高通胀对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冲击不断显现,多个国际组织发布报告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5月1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已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今年年初的4.0%大幅下调至3.1%。

美国地缘政治操弄引发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美国为了维持全球霸权,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方向不断进行地缘政治操弄。在欧洲方向,美国主导的北约不断东扩至乌克兰,最终导致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战争。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俄罗斯实行了史无前例的制裁,导致全球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涨。为了迫使欧盟、日本等国家为支持自己站队,美国明令禁止欧盟和其他国家采购俄罗斯便宜的油气资源,导致近期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频频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进一步推高了全球通货膨胀。美国拉拢盟友对俄发起全面单边制裁,对全球能源粮食、金融产业等方面造成巨大冲击,包括美国自身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得不为此买单。在亚洲方向,美国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两党在打压中国上取得共识,拜登政府上台后不仅维持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而且在地缘政治上操弄北约全球扩张和“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在亚太区域引发新冲突,迫使产业链脱钩。拜登政府的敌视政策不仅不利于美国国内通胀的缓解,而且会持续引发全球经济动荡不安。

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冲击,尤其对那些出口大量依赖国外进口中间品的国家影响较大,造成贸易国家制造业订单积压和成本大幅增加。原材料短缺和涨价给跨国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反复停产增加的成本也通过产业链逐步向消费端传导。俄罗斯和乌克兰是生产半导体芯片不可缺少的金属钯和特种气体的关键来源国,俄乌冲突导致氖、氪、氙等特种气体和钯供应临时中断,使本已受到疫情重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新的打击。为了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维持美西方的科技霸权,美国把中国大量的高科技公司、机构以及个人纳入实体清单中,并禁止美国和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重要高科技设备产品,导致从高科技到重要原材料的全球统一市场变得更加分裂。粮食价格飙升使得很多国家正在考虑采用贸易限制措施和出口禁令来保障国内粮食供应,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使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

短期来看,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正在推高食品、交通和公用事业等基本商品价格,物价上涨将侵蚀实际工资和储蓄价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家庭愈加贫困。粮食和燃料价格的上涨也大大增加了贫穷国家出现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由于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将迫使全球资本大幅回流美国和国际债务成本提升,全球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数量日益增多。长期来看,全球通胀将拖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除了因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而受益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多数国家经济增长预期都将被下调,发达经济体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至疫情前的总产出水平。摩根大通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减少一个百分点。彭博社对经济学家的最新调查发现,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为30%,为两年来最高值,比其2月份预期概率高出一倍。因此,受全球性通胀加剧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

(作者:黄启才,系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全球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