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新时代,组织部门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关键部门,要牢牢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需要用心用力用情,锻造一支思想忠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干部队伍,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用心,就是选才一心为公、公心为上。“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一大批敢想、敢干、敢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如果一些干部“带病上岗”,则会严重影响人才选拔机制建设。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执行者,组织部门必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出发点,始终坚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不掺私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把公心公道贯穿于选人全过程,才能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用力,就是育才不遗余力、悉心毕力。“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组织部门要主动承担园丁之责,常浇水、多施肥、勤培土,为干部成长提供全周期呵护、多维度路径、链条式服务。培养干部不能简单的放温室、铺路子、搭台子,要让他们置身于到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实践锻炼,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磨炼墩苗,多给机会、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他们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在实践锻炼中长才干、增本领,如此方能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
用情,就是用才情真意切、尽情尽理。“治天下唯以用人为本,其他皆枝叶耳”。选才、育才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用才,确保党的事业永续发展。要敢于革新干部使用标准和制度,树立“论才而上”的理念,坚持好中选优,坚持谁有本事谁上、谁更合适用谁唯才是举、举才有序,为干部松绑、为人才鼓劲,科学合理“给位置”、精准无误“压担子”,将其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真正树立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格局。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实绩为标尺、以成效定奖惩,用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真正做到“用一贤人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作者:汪捷 沈星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