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晋中市:走进老区看新貌 这样发展质量高

 山西省晋中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八路军在这里扎根,军民一家,同仇敌忾,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篇章。为了民族解放,为了新中国,左权将军以身殉国,尹灵芝烈士慷慨就义……无数革命先烈在这块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光辉事迹感天动地,永留太行。在党的领导下,晋中儿女团结一心,英勇奋战,无私奉献,从胜利走向胜利。

进入新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从太行精神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红色旅游,奋力脱贫攻坚,实现产业转型。

脱贫攻坚鼓干劲 乡村振兴谱新篇

4月23日,榆社县箕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惠民家园,张丽芬早早起床,安顿好一家四口的早餐,放心地去一墙之隔的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园区上班。

张丽芬过去住在榆社县胡子沟村,从家到县城要翻过好几座大山。2019年,张丽芬终于告别又黑又矮的土窑洞,搬进和城里人一样的新房里。“想也没想过能从山沟沟里搬出来,不但住上新房,还成了扶贫车间的服装加工工人,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生活、工作两不误。”说起这些,张丽芬开心得不得了。

榆社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建龙说,全县移民搬迁共惠及9613人,有68个散落在太行山深处的村子整体搬迁出来,入住到11个移民安置点。

易地扶贫搬迁后,为了让搬迁户“稳得住”,榆社县不但出资建成投用东汇扶贫产业园及16个扶贫车间,为搬迁群众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还搭建多层次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9250人,完成率达到95.04%。2020年2月,晋中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革命老区榆社县,正式脱贫摘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对老区人民的感怀之情。作为全省减贫任务较重的6个市之一,晋中市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全市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6.7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作为全国4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县之一,左权县立足产业振兴,瞄准已形成的核桃、杂粮、蔬菜、养殖、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传统产业和光伏、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三大新兴产业,出台连续性、规范化的扶持政策,确保每年把财政支出的50%投向农业特色产业。

在市域层面,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晋中市提出以通道为轴线、以产业为依托、以村庄为单元的“一片一带一圈”建设。即打造城郊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平川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东山百公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循环圈。目前,全市“一片一带一圈”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0余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00亿元,集中建成了11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30余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红色旅游树品牌 生态文明成底色

左权县麻田镇地处太行峡谷之中,四周奇峰环抱,地势险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等首脑机关曾在这里长期驻扎。

在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看着一个个普通院落、一间间简陋小屋、一盘盘狭窄土炕……游客王利波激动地说:“历史会随着时间越走越远,但先辈们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留下的宝贵财富却历久弥新,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

从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出来,驶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车窗外太行风光旖旎延伸,美不胜收。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十字岭左权将军殉难处这些曾藏在深山里的红色旅游资源,都成为千里太行旅游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晋中红色资源丰富且品质较高,全市现有红色遗址、故居、纪念设施等523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晋中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革命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力度,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部门联动、军民融合、社会参与”的保护利用大格局。

1937年,在八路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石拐会议”在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召开。53岁的李志达在村里担任护林员已经有十多年了。据和顺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和顺县共有818个生态护林员和116个县聘护林员,他们每日穿梭于山林间,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和顺县持续擦亮“和顺生态”名片,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开启保护新模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之路。仅2021年,就完成营造林任务4.97万亩,目前,和顺县已成为华北豹的重要种群栖息地和繁殖地。

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让太行荒山披上绿装,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晋中市的不懈追求。全市平均每年完成造林任务35万亩,四旁植树1000万株。2021年,全市林果产业提质增效23.95万亩,育苗面积位列全省第一;林草第一产业产值33.2亿元,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蓄势赶超

4月的太行山区,春和景明,山河壮美。昔阳县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三期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

革命老区如何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昔阳县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生互成。不但煤炭产业走“减优绿”之路,率先成为第一个百亿产业集群,更着力在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化工”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全县以光伏、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迅速壮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45万千瓦。新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通过技改提升重焕生机,正向百亿级迈进。

继全国首座5G矿井新元煤矿投入使用,去年5月开工建设的总投资达55.99亿元的七元煤矿,是寿阳县全力建设的又一座大型智能化矿井。未来2年,寿阳煤炭产量将达到3500万吨以上,在全省排名进入十强。

在持续推动煤炭产业扩规增效的同时,寿阳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电力产业。“十三五”时期,全县备案的新能源电力企业发展到22家,总装机容量突破180万千瓦。“我们还将开展中联煤层气勘探开发、建投寿阳2×35万千瓦热电以及‘千乡万村沐光’行动,开展分布式光伏、屋顶光伏等电源建设,持续推动农村能源消费转型升级。”寿阳县副县长郑顺朝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中市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煤化工、信创产业(光伏电池及组件)、现代物流等八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实现从龙头企业到主导产业,再到产业生态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18.1%,超过任务目标9.6个百分点,快于全市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

太行山是壮美的山。新时代的老区人民汇聚起强大力量,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大舞台,还是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生产建设的第一线,无数奋斗者苦干实干,笃定前行。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