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思政实践】用智慧谱写思政课堂的青春“交响乐”

思政实践

作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魏丽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又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迎来成立100周年的光辉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调研的第一站就走进人大的思政课智慧教室,观摩现场教学,并对打造贯通大中小学的思政“金课”提出了期许。如果把思政课程比喻成一场既有恢弘叙事、又强调精妙配合的“交响乐”,在其编排阶段即应做到“道”与“术”、“情”与“理”、“教”与“学”的交相辉映、和谐共生,共同谱写一曲专属思政课堂的青春旋律。

善谋思政课的“道”与“术”,让理论知识深刻、具体、灵动。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中写到:“道可道,非常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的基本释义包含天地万物的根源,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生活的准则。思政课之“道”在于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规律,抓住知识体系中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核心问题;既要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看待理论的流变,又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始终的理论内核;既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目标,又要以立德树人铸魂为最高目标。思政课之“道”是立于无形、润物无声的指导原则,通过思政课之“术”才能转化成具体的、可供参照的方法论。思政课教学之“术”的运用前提在于掌握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的“塑形”目标以及青年学生思维的多元特点。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善于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沉浸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教学形式,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慧课堂,打造“智能+”融合课堂,以理论为“体”,实践为“翼”,让鲜活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开口率”。

巧设思政课的“情”与“理”,让教学内容清晰、动人、入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政课教学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思政课“情”与“理”的运用源于思政课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四者紧密联系的综合课程属性。因此,思政课既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也不是单调的思想汇报,不能通过空喊口号和照本宣科的方式获得学生认同,必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有专业解读作为学术支撑。思政课的“理”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精准把握和准确传达,要通过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联结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思政课的“情”蕴含在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共运史等等中的爱国情怀、革命情怀、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挖掘,通过家书、文物、展览、影音等资料形式生动再现历史与现实中的感人故事,激发青年学子的深度共情,自然而然地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当然,思政课教学中“情”与“理”的运用是贯通的,情寓于理,理融于情,情理互通才能打通学生的共情心与同理心之间的转换路径。

活用思政课的“教”与“学”,让课堂氛围专注、融合、轻松。传统的教学习惯将教师看作授课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当作知识传授的受众。这种“教”“学”分离,以“教”主“学”的传统理念不利于知识在课堂中的流动与“增长”,容易导致教学模式比较呆板和单一,也不利于轻松、融合的课堂氛围的形成。对于思政课而言,老师的“教”应发挥指挥棒、引路灯、点睛笔的作用,而学生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自觉担当思政课堂中的演奏家、探路者和绘画师的角色。教师负责给知识体系“搭架子”,而学生根据所学所感往里面“填料子”,主动成为理论的阐述者、历史的讲述者和未来的畅想者,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的自主学习过程,实现理论的入脑入心。同时,这样一种“反客为主”的翻转课堂形式,也不能丢掉“内容为王”的教学真谛,不能为了形式而弱化内容。因此,充实且生动的思政课堂需要以丰富的理论素材搜集和多样的教学媒介运用为支撑。在课堂之外,要鼓励学生养成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全面调动感官,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有心、用心的台下功夫锻造课堂上水到渠成的精彩呈现。

正所谓大道至简处,术业有专攻,思政课的“道”与“术”之配合是使得理论知识深刻、具体而灵动的顶层设计;理知其所以,情一往而深,思政课的“情”与“理”之互补是使得教学内容清晰、动人、入心的中间环节;教有所专,学有所长,思政课的“教”与“学”之相长是让课堂氛围专注、融合、活泼的底层设计。在“道”“术”相和,“情”“理”相通和“教”“学”相长的综合作用下,校园思政小课堂的“三重奏”将被谱写成青春的“交响乐”,而以此为序曲,将带动社会思政大课堂的华美乐章。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