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与政治文明新形态(3)

世界政党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

世界政党政治文明新形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政党的政治理念、政党制度结构形式、政党政治运行方式、政党关系等。

一是代表部分还是代表全体,关系政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政治理念,也体现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政党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分化,所以政党(political party)词根是部分(part),是部分人的政治代表和利益代表,从近代到现代,绝大多数政党都是代表部分,这是近代政党政治文化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西方各国政党政治的普遍规则,这关系到政党对社会基础的理解。西方政党都把参加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当作党的活动最重要的内容,其所代表的选民构成了该政党的社会基础。在当代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关系、问题和矛盾日益复杂,在经济活动之外,宗教、文化甚至语言和地域的区域和矛盾,都是影响政党社会基础的重要因素。因为代表部分,我只代表我这部分,你代表你那一部分,各个政党为争得政权就必须在选举竞技场上无止境地相互斗争。应该说传统意义上政党是社会力量的整合载体和工具,但现在西方国家政党已经演变成社会分化的工具,无法实现社会整合形成一定的共识,这是西方政党政治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近代政治文化的突破性发展,首先表现在既代表部分,同时更重要的是代表全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回答,旨在弄清楚党的身份标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就具有不同于其他政党的身份标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党在早期历史发展中更多地强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但是作为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以后,在70多年的长期执政中代表全体人民,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考虑的最根本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能够使全国人民产生一致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要干什么”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贯穿于党百年奋斗历史全过程的问题。弄清楚“是什么”和“要干什么”,党才能从过去走向未来,把握历史的主动。

二是轮流执政与长期执政,关系到政党制度的结构形式,也对政党的责任、担当产生影响。当今世界上两党制或者多党制,都是通过定期的总统选举或者是议会选举进行轮替的,这是西方国家自有政党产生以来的共同规律。西方的选举型政党则崇尚“实用主义”的施政取向,缺乏统一的、崇高的、连贯性的政治目标,围绕着资本逻辑、权力博弈、利益分割进行治国理政。如美国、西欧的政党以赢得选票、掌握政权为己任,其责任目标直接与选举周期和选举结果结合在一起,在朝在野身份的不断转换,使得政党的使命不断变化,执政党和在野党对社会经济与民生问题目标任务往往并不一致,在特定条件下是相反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其他照搬欧美国家政党政治制度的国家,就整个政党而言,定期选举和轮流执政造成了政党的短视,政党没有长远目标,不知道下一次选举中能不能上台执政,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五年计划”或长远规划,从而导致执政党软弱无力,反对党则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妨碍了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

三是在政党关系格局问题上,就政党关系而言,多党竞争相互倾轧、相互攻讦与掣肘,政党互相攻击、互相拆台,造成政党极化、政治动荡、社会分裂,从而导致国家衰败,难以实现政党之间有效地相互监督。制衡和监督本来是民主的必要条件,但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衡与监督建立在政党竞争的基础上,就使这种制衡与监督带有严重的政党偏见,容易失去对事物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致使制衡与监督变成了相互间的攻讦与掣肘,流变为政党间互相攻击、互相拆台的工具。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而相互监督的关键是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现代政党的民主监督区别于普通公民的民主监督,在于政党是专业性的政治参与机构。尤其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民主监督区别于一般的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能体现民主党派自身的“专业”价值。高质量的专业性监督,往往要求监督主体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能够直指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能够深入某个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调研和探讨。以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为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当“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4]从2016年开始,中共中央委托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对口八个省份进行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中央首次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部署落实进行的专项监督。民革中央对口贵州省、民盟中央对口河南省、民建中央对口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进中央对口湖南省、农工党中央对口云南省、致公党中央对口四川省、九三学社中央对口陕西省、台盟中央对口甘肃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以民主党派为单位进行的监督,提出的意见代表党派的立场。因此,民主党派在监督过程中,首先,迅速熟悉所监督的脱贫攻坚专业领域,把握政策精神;其次,在庞杂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并转化成为合理的监督意见;最后,通过民主监督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工作落实。民主党派大多采取调研工作组和专家组分工的方式,不同团队设定不同目标,能充分提出行业专家的意见建议,又能结合自身的政党特色,形成高质量的民主监督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在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和创造人类减贫史的奇迹中,民主党派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开辟了多党合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新领域,开启了各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探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新途径,充分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四是选票第一还是全过程民主,关系到政党政治运行机制和目标方式。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根本是选票第一,为了争取选票不择手段。选票第一必然分裂社会,如美国的民主党为了争取选票,把特定群体作为其社会基础,包括非法移民、LGBT群体,还包括一些特定的种族群体。并且在“政治正确”原则之下,对一般公民进行逆歧视,由此发生包括众所周知的抢掠商店的“零元购”等现象。政党为了争取特定群体的选票,把自己的社会基础建立在特定群体之上。投票的时候,政党好话说尽,过分承诺,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行,赢得选举之后根本不可能兑现。人民只有在投票的时候被重视,在投票的时候受到积极对待,而投票完成后就进入了“休眠期”;只有竞选的时候来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而竞选之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的时候受宠,选举之后就被冷落。在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贯彻实行全过程民主和协商民主,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合作。中国共产党能较为妥当地处理和协调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引导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的能力。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高效地治国理政,发展社会经济,给尽可能多的社会群体带来实惠,并改善他们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立足长远目标,在关系到诸如局部与全局、个别与一般、短期与长期利益之时对后者的重视甚于前者;民主党派能够通过多党合作的各种制度化的方式途径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的参政职能具体体现为“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国家政权和各方面事务全过程的政治参与。

中国共产党作为纲领性政党和使命型政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政党政治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包括政党政治理念、制度结构形式、政党关系结构、运行机制和目标方式等。中国共产党超越近代政党政治文化,构建的新型政党制度,创造的政治文明新形态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踏上新的征程,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政治文明新形态必定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1日。

[2]周淑真、孙润南:《比较视野中的百年政党:历史演进、类型特征与兴衰关键》,《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4期。

[3][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良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96页。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5]《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年2月25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5/content_5588869.htm。

责 编/肖晗题

周淑真,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外政治制度和比较政治学、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主要著作有《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政党政治学》《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等。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New Form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Zhou Shuzhen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and pattern and created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constant self-improvement. The operation quality of party politics in various countries affects the degre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clusiveness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oul of party politics, but also the main feature of China's new political party system. The CPC is not only a programmatic party founded in the world party politics trend, but also a mission-oriented centennial party that transcends the culture of the modern world's political parties. It always pays attention to the nature, principles, representativeness, organizational system, leadership and ruling ability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new form of political party civiliz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structural form of political party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compound form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based on multi-party cooperation have helped to foster a strong joint force for reaching consensus and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CPC, political party, political party relationship structure, new form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