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读书 > 正文

邵阳籍作家以碑为史 读出新时代文化高度

——读林汉筠的《岭南读碑记》

作家林汉筠是我文学上的“伯乐”,亦是我的文友。

这样说吧,那是因为林汉筠作为文学“湘军”闯广东的“佼佼者”,担任《东莞乡情》责任编辑,在东莞站稳了脚跟。之后,我们邵阳县爱好文学的一批人,如《邵阳师专学报》编辑、邵阳县广播台编辑、邵阳县文化馆《江花》编辑、《邵阳报》编辑等陆续嗨起来,自以为文学“湘军”,在林汉筠影响下,一阵风跟来岭南。

起初,我不认识林汉筠。因为同在东莞,我写了二组诗,一是《母子情》,一是《乡音》,从《东莞乡情》邮箱投稿。一天,林汉筠出差来东莞虎门,一路按我投稿的地址,找来我上班的派出所内勤室,送来编辑的《雁田志》和《东莞乡情》杂志,并简单扼要地说有我的《母子情》组诗发在《东莞乡情》。就这样,我当时在上班,饭都没吃一口,算是认识了林汉筠这个“伯乐”。从此,他来我往,成了文友。林汉筠的诗集《遇见红水河》一出版,我第一时间激动地写了我平生的处女评论,发在人民论坛网上,后来家乡的红网、《邵阳日报》《双清》陆续发表。

说起作家林汉筠,我最初读到他的文章,是写企业纪实文学的,名气大得很,上百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是他笔下的“人物”。在东莞工作期间,通过《东莞日报》,不时读到他写企业如何做大做强的纪实文学作品。

交往中,林汉筠作为我的文友,印象中,他有过要我陪去虎门销烟的沙角炮台,我那时确实没时间陪,说来是我一大憾事。后来,读到《岭南读碑记》,才知道,林汉筠以作家的身份,对散见在东莞城镇乡村的历代古碑很感兴趣,还是专门研究的那种。作家林汉筠的读碑心得,在《东莞日报》经常有刊载。

1

《岭南读碑记》有一篇《印在石头上的芳香》的读碑散文,是作家林汉筠读了沙角炮台的石碑写的。清道光十五年(1835),虎门要塞守将关天培最后日子的故事。另一篇沙角炮台读碑散文,《将军与战马的生死疆场》,写陈连升将军,率 600 壮士血染沙角炮台的故事。关天培、陈连升二位将军与作家们的壮士用自己的生命,抗击了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最悲壮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开始。

今年的一月十七日,作家林汉筠在贵州铜仁实施文化“帮扶”。从微信上,发来散文集《岭南读碑记》的电子版及印刷版。要我读读,写个读后感。我是激动万分!想想,这是“伯乐”,这是文友对我莫大的信任,更是对我文学创作的鞭策。

一口气读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这世界还有如此痴迷于读碑并以碑文而创作故事的人。其实,大凡读过历史的人皆知道,碑不是历史,但碑上的碑文必是最真实的史实,是记忆,是国粹。碑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路标,读碑就是平常中的“穿越”!比如,清明时节寻找先人,就是通过读碑“认识”先人并知道先人的一切。碑是了解先人的记忆,也是一个地域的记忆文化,同样能折射出地域的历史。

在“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作为中国作协的作家,东莞作协的副主席,作家林汉筠多年研读古碑的文学成果,记录下来,构思创作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这如果不是那种特别的情是做不到的,体现的是一个作家对地方文化振兴的责任担当。我是邵阳人,在邵阳城区,“军神”的蔡锷,“睁眼看世界”的魏源,“马列主义历史学家”吕振羽等,有碑立于资江畔。我认认真真地读过这些邵阳名人的碑文。

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一些人,一切皆谈钱,忘掉了“本”,忘掉了“碑”的“初心”,产生了一些“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看法,富的是“金钱”。“家”是文化沙漠。我佩服作家林汉筠,一头扎进碑林读碑。从文化入手并发现中国近现代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和岭南这片热土有着深刻的关系,凸显出这个地域无论历史上还是改革开放最具重要性。如此,今天东莞在中国、在世界的重要地位,最深厚的还是历史文化根基。其实,无论东莞还是我的家乡邵阳都不缺文化,只是文化被埋藏在历史深处、生活深处,不易发现。

说到文化,作家林汉筠的《岭南读碑记》这部散文集,就是把东莞这个文化挖掘出来并找出了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血脉关系,使岭南文化成为创作的亮点,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可以这样说,作家读史读现实,但作家读碑他可谓第一人。

我在此举例《杀虎口》《回荡在时光里的书声》。

《杀虎口》写道,在 1944 年的夏天,东江抗日纵队与日本侵略军在东莞老虎山一带发生了一场遭遇战。为掩护部队转移,班长黄友带着五名战士顽强阻击敌人,最后全部英勇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专门立了碑,记述了黄友同志的英雄事迹。作家林汉筠在读碑心得中写道,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家喻户晓,但东江纵队的五壮士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因为他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就是要传播颂扬五壮士的故事,弘扬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主义的品格和精神。

“《回荡在时光里的书声》,反映的是东莞悠久的耕读传统和兴学教育精神。早在隋唐时期,东莞兴学风气就很盛,已经办起了学宫,培养了社会有用人才。到了南宋,学宫在儒学复兴热潮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直到近现代,东莞兴学教育的传统延绵不断。经历了许多战争和困难的年代,学宫被毁也是经常的事。但东莞人不畏不屈,毁了再建,不断被毁,不断再建。好在有哪些重建碑文留下来,让我们感受到民间兴学的那种热情与迫切。这种顽强的精神,支撑着东莞学宫一直坚持下来。”(读林汉筠的《岭南读碑记》,张陵)

实际上,东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不说是最突出,也起码是最具影响力的。这和其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颂扬有关。

作家读碑,读的是东莞史,传导的是东莞文化。《岭南读碑记》,我以为特别有价值,反映了东莞的精神品质和历史力量。

(周琼)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