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城乡关系探索(2)

中国共产党百年城乡关系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中国共产党百年城乡关系探索,是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它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并将城乡融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从形态到内容,从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精神文化、生态环境到治理模式,系统整体地融汇成城乡生命共同体,以达到最终消除城乡割裂对立和城乡差别的目标。

时空形态上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融合策略。特别是发展到今天,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大力矫正传统的城是城、乡是乡的一元思维、单向模式,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以及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网、河运、海运港口网等硬件基础设施,赋能于城乡融合,在空间上、时间上将城乡连成一体,使城乡在物理层面和功能层面无缝对接,有序融合成为星罗棋布的网状结构,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乡相间,动静相宜,高度融合。

经济生活上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保证。只有按照城乡不同的资源禀赋,改变人口、金融、土地、科技、信息、智力、文化等要素单向流动模式,实现无差别地在城乡之间双向顺畅流动,消除长期以来城市对农村稀缺要素的抽水机效应、虹吸效应,实现人流、物流、金融流、信息流的城乡互通,打破区域的封闭性垄断,破除地方主义,通过产业分工,将城乡的生产和消费、流通和分配链接在一起,形成城乡一体的供应链、流通链、消费链,打通传统割裂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关系,构建起新型的适应城乡融合一体的业态,实现城乡利益互惠性,消除城乡经济要素流动收益结果的“利益互惠性差距”。

生态环境上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升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融合,保障城乡居民无差别地享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自然因素的“数量和质量”,城乡之间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宜居性”同构,构建起城乡“生态安全、环境宜居”的和谐共存体。

公共服务上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标志。打破户籍二元藩篱,保障城乡水、电、气、通讯、信息、厕所、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均等化,建立全覆盖、普惠性的教育、医疗、失业、退休、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消除“市民”“农民”的称谓和福利待遇差别,实现城乡居民在获取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共安全、就业服务、养老保障、公共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上的“真实权利义务平等性”,实现城乡声气相通、血肉相连,富有弹性和韧性,使城乡居民平等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平等享有现代社会人的尊严。

精神文化上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灵魂。文化上的认同、精神上的归属是城乡是否真正融合的终极标志,破除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上的差异性,消除城乡居民内心深处的隔膜,实现城乡居民的价值共享性,达成城乡居民的形融心容、心心相印,丰富城乡的精神文化家园,使城乡拥有共同的灵魂和共同的精神动力。

治理体系上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路径。城乡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链条上的平等单元和微观元素,按照“由谁来作决定、用什么方式作决定、由谁来解释、谁可以评价”的治理逻辑,实现城乡各阶层居民融合发展目标、手段、路径、标准等的“认知共识性和情感认同性”,体现城乡融合手段的统一性和共识性,消除城乡治理权力运用、手段使用、路径采用、标准分用上的差距,确保政府对城乡居民情感的平等性和真诚性、城乡融合评价权、解释权、发展权的同一性,从而建构起城乡融合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百年城乡关系探索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与时俱进,创造性地通过“缓解—改善—互动—协调—一体”的实践路径,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农村支撑城市”“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城乡融合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渐进式地化解了延续几千年的割裂对立的城乡关系,为中国走出城乡融合一体、消除城乡差别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处理城乡关系的坚实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样也是处理城乡关系的坚实保障。革命战争年代,党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在城市和农村调动广大工人、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组织武装起义,使中国革命拥有了最为坚实的群众基础,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不断提升组织力,在城市和乡村建立和健全基层党组织,使党组织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了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城乡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人民从农村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城市,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逐步调整完善了城乡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依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得到贯彻落实。

坚持人民至上是处理城乡关系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城乡关系处理的一切工作和决策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处理城乡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并以农村为根据地,以广大农民的力量为依托,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保障了人民群众对生存安全的需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城乡发展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处理城乡关系的宏伟目标。国家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城乡必融合。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处理城乡关系,服务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阶段性目标任务。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城乡关系中存在的对抗性矛盾,依靠广大农民,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迫切需要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保障自身安全,农村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支持,使中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确保了国家安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重要一步;改革开放时期,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由农村改革起步,并倒逼城市改革,激发了城乡发展活力,夯实了民生保障底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补足乡村发展短板,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实现“强起来”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动力。

坚持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探索相结合是处理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城乡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城乡关系上,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确保城乡关系稳定发展,没有出现大起大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求真求实,理论联系实际,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十四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后以延安作为根据地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突破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实施统购统销制度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方式,通过自我积累,自力更生地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及时将基层实践探索和创造的改革开放经验上升为顶层设计,渐进式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充分重视“三农”的作用和价值是处理城乡关系的行为准则。“三农”问题是城乡关系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解决了“三农”问题,就抓住了城乡关系矛盾解决的关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动派力量薄弱的农村成为中国共产党立足、发展的根据地,农民是武装革命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缓和城乡矛盾,改善城乡关系,实施城乡兼顾,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充分肯定和尊重中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同时又始终瞄准新型城镇化方向和目标,走出了一条“农村支撑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城乡融合一体”的城乡关系发展之路。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项目编号:18ZDA0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三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美]刘易斯·芒德福著、宋俊岭等译:《城市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⑤谭明方、陈薇:《城乡之间如何实现全面融合发展》,《国家治理》,2020年第36期。

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21年11月11日。

责编/周小梨 美编/薛佳莹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