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2021我的思政课】以“调查研究”助推思政课教学

思政实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坚实基础。

2021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重大使命。

我们以“调查研究”为切入点,通过传授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切实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与反思,使学生通过“历史考察”接受党史教育,汲取革命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发挥了思政课的育人功效。

用好课堂教学,培养调研能力,激发认识自觉

在调研开展前,首先进行如何选题、如何开展调研、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何撰写调研报告等内容的集中理论授课,科学培养同学们从事调查研究的能力,激发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唤醒他们对时代、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一是在选题上,鼓励同学们做到“以小见大”、“饱含问题意识”和“有关怀精神”。所谓“以小见大”,即以一个小的切入点,反映出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以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为例,选择在寻乌调查,那就是因为寻乌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寻乌地处江西省,但距广东70多公里,距福建50多公里,对寻乌一地的调研就可以反映三省的共性。“饱含问题意识”和“有关怀精神”则要求同学们始终注重对现实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紧贴中国社会、靠近中国人民,体现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关怀。

二是在调研开展上,依托网络资源,为同学们介绍文献检索途径及检索技巧,使同学们能够实现前期的理论学习与知识储备;以《寻乌调查》为例,为同学们讲解了现场走访法、座谈会谈法、数量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使同学们了解各类调研方法的使用;在实地访谈技巧上,指出要与受访者产生情感共鸣,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平等探讨问题,并且注意做好记录。

三是在写作技巧上,讲清调查研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而是以此为基础,探寻和总结一些规律,产生一些独创性的观点。同学们要清楚为什么进行研究,要善于阅读他人研究,敢于讨论,勤于写作。

关注调研动向,解疑释惑促用,发挥实践功效

在调研开展的过程中,以同学们的调查研究活动为主,切实关注开展情况,并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答疑释惑。做到课堂上布置的思考题,在实践教学中来回答。

一方面,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打造“随时随地”的第二课堂。调查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开展活动为主,以教师督促、监管为辅。通过建立微信群,与同学们保持紧密联系,给予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发挥他们实践中的积极主动性。

另一方面,辅之以及时的解疑释惑。鼓励同学们将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想法及时与指导老师交流,在直面问题中培养探索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实践本领,让学生在躬行、真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依托专业考核,启迪践悟深思,实现信仰自信

在调研结束后,引导学生将调研过程中的所思所悟形成专题报告,进一步明是非,辨真伪,从理性的高度对实践进行反思。在感受壮阔历史中去体悟自身的使命担当,最终实现信仰自信。

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进行理论自省。以家乡社会变迁考察为例,同学们在对自己家乡在近现代历史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社会考察的基础上,与祖辈、父辈实际经历相结合,让同学们在思考中成长。如学生在考察大庆精神时,访谈参与大庆油田建设的亲属,把家族史和党史、新中国史结合起来思考。

鼓励同学们深思深悟,感悟家国情怀,增强骨气、底气、志气。把选题放在党和国家的历史变迁中写,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读懂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将感性的冲动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所学的思政理论升华为自我的理想与信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青年学子如要做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唯有从用心用情、唯真求实的调查研究开始。作为引路人,我们也将始终如一、用心打造,在实践教学中主动融入党的最新理论动态,用好社会“思政大课堂”,努力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作者:孙乔婧 李玉娇 中国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