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其中,一个重大论断振奋人心: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翻开这部史诗,“人民”无疑是最深沉、最厚重的底色。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百年奋斗中汲取奋进力量、找准“人民坐标”。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理念,以真情换真心。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党中央专门用一部决议来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心与决心。站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半条被子”的长征温暖,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以实际行动书写的为民情怀,“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有力彰显了中国人民爱党爱军的强大力量。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每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用脚步丈量着国家从贫困到小康的进程,让党心民心同频脉动。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决议》中的民生理念和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顶”,心怀“国之大者”,用一片真情、一腔赤诚亲近群众,为民解忧,和百姓同坐“一条板凳”,才能换取群众真心,当好人民群众的暖心人、贴心人、知心人。
凝聚“发展为了人民”的奋进力量,以实干赢实绩。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打江山到守江山,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正是凭借这股斗争精神和实干作风,我们党才能从小小红船启航,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飞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党员干部有责任有义务担起时代重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从群众反映的最普遍、最现实、最棘手的问题抓起,俯下身子、迈开双脚,找准切口,靶向发力,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要练就一身“硬”本领,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执着,深入基层“第一线”,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牢牢守护民心、守住江山。
擦亮“接受人民监督”的廉洁本色,以清正促清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决议》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廉者,政之本也。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问题作坚决斗争。从革命年代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打败奢侈腐败的“西安作风”,到新时代“打虎”“拍蝇”“猎狐”的反腐决心,权力如何正确行使,责任如何不遗余力地落实,群众看得最清楚。心底无私天地宽。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光荣传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不碰红线、不越底线。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增强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引导群众紧盯小微权力和基层廉政风险点,打通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以为政清廉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作者:王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