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新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火红石榴籽”实践团队开展云端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汲取民族团结建设经验,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火红石榴籽”实践团队成员认真挖掘民族团结典型事迹,8月30日,“火红石榴籽”团队开展了云端研讨实践活动,分享“三千孤儿进内蒙”的故事。团队成员张恒、许力凡、杨晴晴、左东东、翟紫孟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片4

图为:团队云端实践主题

杨晴晴同学首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行细致讲解,她谈到“休戚与共”意指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没有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果惠及56个民族,生动诠释了休戚与共的理念;“荣辱与共”指的是每一个民族都和祖国的荣辱息息相关,要引导各族人民树立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的荣誉,与祖国同荣辱,共进退;“生死与共”是指中华各民族儿女在危难时刻、生死关头万众一心,为了国家的需要奉献自己;“命运与共”是指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向,坚强奋斗。

张恒同学分享了一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往事——“三千孤儿入内蒙”,他也介绍了抚养“国家的孩子”的都贵玛。2019年9月,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代表,她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人间大爱。

图片5

图片6

图为:团队成员交流心得

团队成员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左东东谈到,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额吉抚人心,这是民族团结、共担风雨的历史丰碑,彰显着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应当广泛宣传,增进民族感情。翟紫孟表示,通过了解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博爱,也启迪着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无论遇到任何难题,只要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创造辉煌。“三千孤儿和他们的草原母亲”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应当珍视历史,启示当下,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高质量建设。

三千孤儿入内蒙古,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我国各民族繁荣大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内蒙古人民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伸出了热情而有力的大手,给来自祖国各地的孤儿以爱心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了草原上爱的温暖。他们以实际行动维护着祖国的民族团结,使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成为社会风尚,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为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应当用好这一红色资源,发挥育人功能,引导人们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图|翟紫孟  文|翟紫孟 许力凡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