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办实事、解民忧 > 正文

河南卫辉:洪水涨,他们守!洪水退,他们进!

经历特大暴雨的突袭和卫河水位高涨难消的煎熬后,河南卫辉,这座“豫北水城”终于重见夏日骄阳。只有那些奋战一线的疲惫身影和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知道,这里曾遭受过怎样的考验。

洪水涨,他们守,昨夜未眠

“最大降雨量、小时雨强均突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河堤水位超警戒线且仍在持续上涨,抗洪抢险形势十分严峻。”各大媒体上,一条条让人揪心的消息不胫而走。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卫辉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号召,要求将党旗插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党员闻风而动、向险而行,全力以赴、尽锐迎战,以坚强的战斗堡垒筑起坚固的红色防线。

“接市政府紧急通知,所有党员轮班上河堤值守,我先来!”综合办主任刘尚杰主动请缨,要求率先承担夜间巡堤任务。河堤风大雨大,并且没有路灯,他就身披雨衣、拿着手电筒来回巡查,不仅要紧盯堤坝是否牢固、有没有漏水点,还得密切关注脚下,防止失足滑进近在咫尺的河水中。正处夏季,他的腿上、胳膊上密密麻麻地被蚊虫叮咬得红一块、肿一块。汹涌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尖锐石块从上游奔泻而下,瞬间划伤了他的脚,简单套个塑料袋,他又折返回去,为排除隐患,不眠不休,反复查看;为加固河堤,扛起沙袋,冲锋在前;为堵管涌,毅然站在最危险处,用生命守护着河堤两岸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一场院内档案转移战也在凌晨打响。专卖科档案室地处一楼,外面积水深度已接近膝盖高度,数千宗档案随时面临洪水威胁。情况紧急,灾情就是命令!56岁老党员冯贵军第一个涉水冲到档案室,顾不上湿透的衣服,连忙组织值守人员对档案进行转移。在停电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大家齐心协力,与时间竞速、与洪水赛跑,连续奋战5个多小时,最终将档案全部安全转移到高处,而此时洪水已与腰持平。

“张波,我们医院进水停电了,现在大量病人需要转移,你来当志愿者吧!”7月26日上午,怀孕8个月妻子的一通电话让已连续值守河堤42小时的张波紧张起来。起初他还不相信,卫辉一附院位于健康路,地势很高,不该出现进水问题。可越接近医院,张波的心被揪得越紧。健康路上水深在1.5米-1.8米左右,到处是呼救声,“重症、老人、孕妇、孩子先上艇,其他人不要着急,我们都会救的!”武警战士的声音瞬间让场面冷静下来,大家紧抓着隔离栏杆,自发排起了长队。在队伍的尽头,张波发现了脸色苍白、浑身狼狈的妻子。四目相对,受到惊吓的妻子瞬间湿了眼眶,但却向他摆了摆手:“别管我,快去帮忙救人!”张波说,妻子也是党员,这一幕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洪水退,他们进,日夜兼程

雨过天晴,但抗洪抢险这场大战大考还远远没有结束。走进卫辉城区,目光所及皆是一片狼藉,地面塌陷,淤泥厚积,垃圾遍地、再加上天气炎热,异味、湿气一波接着一波侵袭。

“一、二、三,嘿哟!”“来,再加一把劲”……还没来得及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卫辉市局(分公司)党员职工就在主要负责人张晓龙的带领下,开始了灾后自救工作。有的人甚至顾不上自己家里断水、断电和老人、孩子无人照顾等困难,带着铁铲、水桶等工具,来到被洪水淹没的办公场所,不怕脏、乱、臭,清理淤泥,整理档案和办公设施,力争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工具无法触及的犄角旮旯,张晓龙用手将杂物一点一点刨出,再一铲一铲运送到垃圾箱中,泥巴裹满他的裤腿,汗水湿透他的衣背,但胸前的党徽熠熠闪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党员突击队!”这是突击队队长何志国常说的一句话。疏通水道、清理淤泥、排查隐患……他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圆满完成了多个急难险重任务。客服部张辉正连同几名党员将院内泡水的十几辆车转移到拖车上,“当时情况紧急,一心守着河堤,没想到自家车里水已没过仪表盘。”当得知爱车已经达到报废标准,张辉心疼不已。而像他这样的车,还有数十辆,有辆车甚至还没过“满月”。

男同志奋勇向前,女同志也不甘落后。在责任路段,纪检组长酉静带领“娘子军”配合铲车、挖掘机将路边损坏的家具、倾倒的树木和堆积的垃圾清理干净,从昼至夜、从夜至昼,你搬不动,我过来加把劲;你负责清扫,我负责铲土,现场没有一个人叫苦言累,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来帮忙!”“让我来!”

2

卫辉灾情也深深牵挂着新乡市局(公司)党组的心。洪水退去后,市局(公司)主要负责人周孝忠第一时间赶来慰问并指导灾后重建工作,他表示,卫辉烟草干部职工把抗洪抢险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阵地,关键时刻豁得出、紧要关头顶得上、急难险重拼得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正心正言正行’,诠释着“自尊自信自强”,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胡剑兰)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