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建设美丽乡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陆航 实习记者王清晨)5月28日,《奋战在三秦扶贫攻坚第一线》(报告文学集)新书首发式暨美丽乡村建设论坛在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举行。来自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乡村田野,交流总结《奋战在三秦扶贫攻坚第一线》(报告文学集)采访撰写的体会,憧憬振兴乡村建设的新未来,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奋战在三秦扶贫攻坚第一线》(报告文学集)通过深入挖掘陕西省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英模先进事迹,以及这些事迹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书作者、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黎歌介绍,《奋战在三秦扶贫攻坚第一线》(报告文学集)共分为扶贫扶志类、教育科技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综合扶贫五部分。采访和撰写工作的主力是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博士、博士后。这些学生参与采访,既可以了解到国家和陕西省真实的国情省情,了解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复杂与艰辛,又能从先进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有为未来高校输送优秀思政课后备教师的考虑。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高巍表示,决胜脱贫攻坚期间,陕西省诸多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们,不计个人得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和牺牲,与全国扶贫战线的同志一道,铸就并弘扬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奋战在三秦扶贫攻坚第一线》(报告文学集)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是要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陕西省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张金高认为,《奋战在三秦扶贫攻坚第一线》(报告文学集)的出版,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此书的出版发行,是社科工作者履行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使命的有力体现;是社科工作者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责任担当。

在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上,陕西理工大学副校长刘颙、榆林市府谷县庙沟门镇副镇长尤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隋牧蓉、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武星星、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罗兆星、西安交通大学博士何妮等分别作了发言。刘颙从六个方面就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分享了他的看法:一是植根于民生与生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开展美丽乡村规划研究;二是植根于农林草牧,开发自然资源,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研究;三是植根于历史文脉,挖掘乡土资源,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研究;四是植根于耕读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开展激活人力资本研究;五是植根于生态村落,传承乡土技艺,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研究;六是植根于乡土社会,突出党建引领,开展乡村有效治理研究。

尤春讲述了她在粉房沟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时的扶贫故事,以及她为贫困群众做的实事:一是实行发展党支部+农产品销售+贫困户创新工作机制;二是培育荞麦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三是争取资金,成立农具专业合作社;四是推动“三变改革”,发展集体经济;五是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她认为,扶贫先扶志,引导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自立自强,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才是根本之策。

隋牧蓉用难、苦、甜、实、美五个字,概括了她采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张宗勤副教授和蔡玉良教授两位扶贫楷模的一些心得体会。难,是指采访难,因为要采访的扶贫对象一直忙于扶贫的各项工作中;苦,是指扶贫专家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苦,因为工作需要长时间住在简陋甚至艰苦的住所中;甜,是指扶贫人员在帮助贫困地区酿造葡萄美酒、播种甜蜜;实,是指扶贫专家工作做得实、扶贫工作成效实;美,是指扶贫人员在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中体现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之美,也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农村改善村容村貌之美。她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和谐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这就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武星星回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总结了三条基本经验: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遵循;打好党的大布局,优势与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组合拳是重要抓手;关照“中国体验”,提升群众民生“三感”是价值旨归。他提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顾40余年小康社会建设史的有益经验,是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小康”夙愿的深切回;是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有力证明;是对赓续百年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力开启。

卢黎歌在会议结束时总结,“每一位扶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参与者、经历者、贡献者,在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时刻,都会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何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在乡村振兴当中借鉴扶贫脱贫有益经验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我们持续努力”。

会议由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脱贫攻坚的扶志工作研究”课题组、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重大项目“陕西省扶贫攻坚英模事迹调研专项任务”课题组、陕西省道德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卢黎歌名师工作室”联合主办,杨凌示范区五泉镇王上村协办。

[责任编辑:王克]
标签: 脱贫攻坚   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