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最丰富的营养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昂扬的斗志、一往无前的姿态奋进新时代,奋力谱写新篇章。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这一伟大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走过艰难险阻,靠的就是坚定信仰、必胜信念和强大信心。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对党的赤胆忠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可以载入史册、人民满意的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开辟振兴路,要认真领悟信仰信念之纯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持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进路。深刻认识党的建立来之不易、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怀,增强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动性积极性坚定性,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路、不偏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畏惧、不退缩。认真领悟忠诚之可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工作中、执行到行动上。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仍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强大精神,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奉献热血、顽强拼搏、前仆后继、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精神动力,明确了价值取向。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坚,必须赓续传承、代代发扬。我们要自觉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扬优良作风,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敢打胜仗、敢啃硬骨头,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格道德操守,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在新征程中体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和精神力量,增进民生福祉情怀,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感召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吃、住、行、教、医、老、弱、病、残、幼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万致兰 李升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