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川菜产业城的高度认可,调味品生产企业“丁点儿”也先后将生产线及研发中心搬到了川菜产业城。入驻产业城后,“丁点儿”的业绩翻了一番,甚至在疫情的冲击下,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经营状况,目前正在筹备上市,即将成为产业城所孵化的众多上市企业中的一员。
以“豆瓣”为核心,中国川菜产业城不断丰富着川味的形态与表现方式,将川味发扬光大。由“园”到“城”,川菜产业城不仅规模在扩大,影响力也逐渐从成都辐射到全国。而郫都区川菜产业城凭借优质的服务及高质的生产协同,为2500多公里外的杨国福迈出南下的第一步铺好了道路。2015年,杨国福集团决定将公司总部整体搬迁至成都和上海。入驻郫都后,杨国福将原本2500多公里的供应链缩短到了2.5公里,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产品口味的标准化。入驻郫都,让杨国福既实现了上游产业链融合,又拓宽了下游市场空间。在“一带一路”政策支撑及郫都区政府补贴下,杨国福还对标德国,实现了工业4.0升级改造,在自身提质增效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产业城的智能化生产水平,为川菜产业高地的建设增强了动力。
△外国友人在川菜博物馆乐享正宗川菜的制作流程
“郫都区为企业的落户和发展提供了很多软性的支持,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营商环境,”成都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一祁感激道,“相关部门的办事人员会亲自将办下来的证照送到企业手中,这是我们不敢奢求的,郫都区不断在给企业创造着惊喜。”
英柏相关负责人说道:“郫都区给我们的要求就是‘一手托企业,一手托科研’,入驻产业城后,随时都有很多企业过来跟我们沟通交流,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也能及时反馈并处理,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把问题解决了。”
英柏带着前沿科技从深圳落户郫都,将园区内食品企业的产品检验时间缩短了近90%,入驻产业城还不到一年,已经开始筹划在成都的第二期工程了。
像杨国福、英柏一样远道而来的企业还有很多,福建的兴威,河南的平平、味鼎轩,新加坡丰树中央厨房等都看中了郫都良好的产业优势及发展环境,纷纷落户。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在川菜产业城都能享受到贴心的保姆式服务与快速的发展跑道。
新闻延伸:
从“园”到“城”,中国川菜产业城产业功能区始终坚持服务、制造“两融合”,聚焦角色转变,致力于向服务供应商转型,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构建产业“微生态”,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川菜产业城以制造为载体,以服务为驱力,促进了产业体系、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
让川菜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川菜产业城的文化使命,也是每一位“城中人”的文化诉求。16年的川菜产业园犹如朝气蓬勃的16岁少年,处于最难定义也最有无限可能的发展阶段。相信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全国川菜产业高地、世界川菜文化中心将会在得天独厚的郫都沃土上绚丽绽放。(漆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