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追梦“天和”腾飞 勇攀科学高峰

网评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天和升空”是我国航天人创造的又一个新奇迹,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光荣传承,彰显了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我国航天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矢志自立自强,勇攀科学高峰,汇聚起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磅礴力量。

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至诚报国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万能”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也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的重要内涵。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树的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则为浇灌根系引入源头活水。根深则叶茂,科技强则国必兴。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变为“为创新服务”,营造有益于创新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尊重项目的差异性,科学规划项目周期和评估指标,构建体现创新贡献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针对重大技术需求,实行“揭榜挂帅”制,在创新攻关面前不论资质、不设门槛、选贤举能、唯求实效。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包干制”试点,破除捆住科研人员手脚的“繁文缛节”,让经费服务人的创造性活动。

坚持“创新不问出身”,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调研时强调:“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要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信任,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专注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要发挥科技创新项目牵引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重大科技项目。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搭建平台。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让“知产”变资产,用金融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科技创新智慧。建党百年以来的科学技术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创新发展、服务人民的生动教科书。自延安时期党中央发出“用自然科学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的战斗号令,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百年党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障。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决心。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勇担科技自立自强重任,奋力攀登科学高峰,赓续老一辈科学家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的传承者,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奋勇争先,创造灿烂辉煌的科学的春天!(作者:王昕浩)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科技创新   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