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教育惩戒应把握好“五度”

网评

教育惩戒,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不仅关系教育生态建设,更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非常及时,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让教育惩有依据、戒有方向,意义十分重大。

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凡背书不过,写字不堪……其余小事,轻则学长用界方打,重则于圣人前罚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慢作为,更不能乱作为。要认真落实惩戒规则,把握好“五度”,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惩戒应有尺度。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教育惩戒不能恣意,不可任性,更不能成为发泄个人情绪的工具。要严格按照惩戒规则中规定的情形、方式和程序进行惩戒,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报告的要报告,该沟通的要沟通。要谨防“出于好心但违反程序”现象,任何时候都要按规矩来,这既有利于保护教师自身权益,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惩戒应有力度。打是疼,骂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惩戒规则根据程度轻重,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并明确了具体适用情形。这些措施,要认真落实到位,不能因为事小就放过,不能因为心疼就心软,该惩戒的一定要惩戒到位,只有真正打到痛处、惩到关键处,才能起到强大的警醒、震慑作用。

教育惩戒应有精度。精准惩戒,方可事半功倍。实施惩戒,不可“一刀切”,即便是同样的惩戒情形,也不能一个标尺量到底。要注重因事而宜,特别是要区分哪些是学生有意为之的,哪些是无意过失的,不能冤枉了学生。

教育惩戒应有深度。惩戒,但不能止于惩戒。要通过惩戒,帮助学生认识到存在的错误、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方法,真正达到行为受惩戒、思想受教育的目的。还要注重举一反三,认真研究分析学生普遍容易犯哪些错误、为什么会犯这些错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防止多数学生的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

教育惩戒应有温度。惩戒只是方式,育人才是目标。教育的初衷是立德树人,教育惩戒应当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育人效果,做到客观公正、适时适度。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在惩戒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做到程序合法、措施得当。在惩戒后,要注重开展暖心回访,跟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心理疏导,力争达到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目的。

赏善而不罚恶,则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心中要有爱,更要有度。(作者:王冉)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教育惩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