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坚守安全底线,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保障工作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作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安全办奥”成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因此,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及举办过程中,必须积极贯彻“安全”办赛要求,在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和保障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人员安全、场馆设施安全、赛事后勤保障系统和相关支持系统的安全,全面做好安全统筹,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冬奥会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监测,突显我国重大体育赛事的筹办能力,彰显我国体育软实力,办好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

冬奥会、冬残奥会参与人员的安全。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参与人员主要包括参赛人员和与会人员,具体包括各国运动员、教练员、赛事志愿者、媒体工作者、观众等等,赛事的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流动性,同时,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全球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并存之下筹办和举办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等非传统风险对赛事参与人员的安全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国虽有承办夏季奥运会的丰富经验,但由于冬季奥运会要在严寒的天气条件下举办,并且不乏有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类型,因此冬奥会、冬残奥会参与人员的安全工作要兼具全面性和具体性,在坚持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制定参与人员的安全应急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安全保障方案;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预估赛事进行中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对潜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同时,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形成国际合力,共同应对可能对参与者产生的安全威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牢牢守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与人员的安全关,充分体现中国作为东道主国家的人文关怀和大国担当。

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设施的安全。2022年北京冬奥会计划使用25个场馆,场馆分布在三个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三个赛区的25个场馆承担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项目的赛事任务,包括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赛事任务的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也包括新建的国家速滑馆等场馆设施,既有室内体育馆,又有室外体育场。冬奥会体育场馆类型众多,面积较大,设施设备较为复杂,公众参与性较强,人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在场馆设施设备规划、建设、使用、维护的过程中要严格各项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确保安保人员在场馆设施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完善防火、防电、防事故等场馆设施设备安全保障措施,科学规划和设计场馆及设施的分布和功能。建立场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场馆及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到结束使用的整个过程的跟踪式检测,完善场馆设施设备的风险评估系统,评估场馆设施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可能性,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急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冬奥会、冬残奥会后勤保障系统和相关支持系统的安全。冬奥会期间的交通系统、奥运村等后勤保障系统与赛事支持系统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这类间接对奥运会提供支撑的相关系统的安全问题也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障。为冬奥会提供支持的不同部分各成系统,既有奥运村等冬奥会特有系统,又有如交通系统等公用系统,这些系统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共同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因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难度。各系统要在为冬奥会做好支持这一统一目标的领导下,完善各系统的专项管理内容,成立专项安全保障小组,针对冬奥会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突发状况做好应急预案。同时,增强相关系统间的信息储备、交流和共享,建立和完善整合机制,确保为冬奥会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所有部分和环节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支撑,确保冬奥会安全顺利开展。

守住安全底线就是守住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生命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必须牢牢把握赛事筹办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人员的安全状态,把关乎赛事安全的各筹办事项做细做精,展现我国的办奥实力和大国担当,向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作者:兰薇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耿颐迪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