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美丽乡村建设切忌“浓妆艳抹”

网评

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事事,绝不能追求一时之美、外在之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转变自身观念,主动作为,从“人民期盼”出发,以“人民满意”落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真真切切的掌声。

建设美丽乡村,要因地制宜,谨防水土不服。近年来,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和全面小康的重要现实路径。在这一具象化的目标指引下,全国各地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地要基于不同村庄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打造,梯级推进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保留山水田园自然,挖掘村落本土文化,寻找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不能“村村都有旅游业,家家都搞农家乐”;建设上要“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而不是“浓妆艳抹”,大拆大建。

建设美丽乡村,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自然发展规律,事物也都有聚散离合的法则。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坚持打造精品,示范带动,精心规划设计,挖掘出更多美丽乡村的特色元素,发展美丽经济,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努力打造历史与现代相融、文化与乡风相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要转变观念,告别“等靠要”。改变观念才是实现“美丽乡村”的根本性改变。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逐渐完善,甚至迂回发展,但是认清和坚持建设的方向不动摇,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美丽乡村的建设才能稳步推进,平川出丘壑。坚持“村寨银行”的风林村,从以前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主动用借贷来的资金搞起养殖产业、种植业。由“砍树”为生到“种树”致富,村民们思想观念上的“等靠要”的转变让坐吃山空变成了山绿人富。

建设美丽乡村,要主动作为,用实干振兴乡村。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哪里来?从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中来,从干部与群众兢兢业业的实干中来。所谓实干,就是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多问计于民,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发展落后地区,要遵循自然规律和发展规律,有耐心地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基本生存条件,让乡村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美丽起来、富裕起来,让农民群众真正幸福起来。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如今,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行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衔接,立足自身优势,转变发展观念,顺应自然、主动作为。建立了以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绿色红利。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国对广大乡村的治理,更延续着一脉相承的中国农村智慧。(作者:吕俊程)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