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抓紧构建现代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网评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倡议,为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指明了努力方向。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实现农业多贡献,稳住发展基本盘,当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十三五”时期,我们坚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着重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实现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当好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必须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农业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在农业资源上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推动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在农业贸易加快农业资金融通、共建产业合作区,谋求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在人才队伍上加大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需要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农业成为新时代开放发展的排头兵,要开阔视野看世界,摆脱小农意识,树立改革开放新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农业合作。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就要把农业对外开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打好关键领域的农村改革攻坚战,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拓展进出口渠道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发展。

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位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坚持不懈走好农业扩大开放之路,牢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战略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扩大内需、畅通循环提供动力,开创农业农村开放发展新局面。(作者:刘启灵)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现代农业   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