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前沿理论 > 正文

建设一个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社会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建设这样一个社会的手段是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标准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为什么要强调这样一个社会建设目标?因为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是很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长期“左”的错误束缚,党和国家的事业陷入危难,国家建设百业待兴。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但是,当时的社会状态如何呢?在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同志感叹:“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

针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状态,他振聋发聩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只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让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中国才能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改变落后面貌,赶上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形成的活力,首先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物质需要的资料,也就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因而,生产力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推动力。为了组织和进行社会生产,人们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采取什么形式好,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倘若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中的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得不到发展,社会势必缺乏活力。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错误理解得到澄清、思想获得解放,人们对美好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的追求得到承认。同时,构建有利于激发人们生产积极性的生产关系,成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命题。从农村联产承包开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城乡间人口自由流动,鼓励并支持一切劳动者自主择业创业;单一公有制发展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之下,中国经济的奇迹是必然发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形成的活力,还表现为知识、技术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活跃。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主要集中于物质生产领域,那么知识、技术要素的活跃则主要集中于精神生产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文艺等精神生产,推倒压制科技、文艺精神生产的不实之词,恢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张扬科学民主、艺术民主,建立和健全人才选拔、奖励机制,天下英才大有用武之地,极大地解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产的积极性,科学的春天和文艺的春天都到来了。

由此,在40年的时间里,我们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创新成就显著,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与之相伴,广大人民群众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艰难险阻。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社会活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今天,我们能否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惊涛骇浪,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依然要取决于中国社会活力的保持与增强。

为了让中国社会的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需要确保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这一模式中,政府治理是保证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特别是,没有党领导之下的政府治理,容易陷入无政府主义的乱局,这是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重。

民主是现代化社会的标配,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更有理由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不能将一切寄希望于政府权力的扩大,而要让社会调解和居民自治参与进来。鸡毛蒜皮的事都要政府层层审批,活力从何而来?

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模式,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不能只依靠政府治理,而要在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中,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所学校,行政管理要重在维护教学基本秩序,教学科研则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文化生活上,要让文化生产人员实行自治,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最后就能人人享有。

面对未来可能的惊涛骇浪,躲避是不可能的,害怕是没有用的。中国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只要保持和提升社会活力,中国现代化之路就无可阻挡。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社会   活力   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