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南阳脱贫攻坚 | 多措并举,凝聚脱贫攻坚最强合力

人民论坛网南阳8月2日讯(焦杨 王爽)8月1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宋洪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燕继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祥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左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人民论坛网总编辑陈阳波等专家学者一行,在南阳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现场调研走访了内乡县七里坪后坪村、马山口镇汪沟异地搬迁点、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淅川县九重镇仁和康源万亩软籽石榴产业扶贫基地、马蹬镇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和香菇基地等,并走访慰问农户,对南阳市地方扶贫产业发展、扶贫机制创新、社会兜底保障成效、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详细了解。

后坪村“一村一档”相关资料详尽全面

后坪村“一村一档”相关资料详尽全面

调研组上午来到内乡县后坪村,据了解,后坪村原是全县贫困要素齐全的典型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则是让后坪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村党支部书记王金贵介绍,如何破解“群众没动力、支部没活力”这个难题,实现“智志双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振兴全村经济的当务之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总结,后坪村探索出了一条真正激发出贫困群众积极性的发展机制,也就是“三带五联”工作法。其中“三带”,就是把包含一户贫困户在内的每5-7户组成一个联户组,采用党员干部带、社会能人带、致富能手带,来带动大家共同发展,一起致富;“五联”,就是联户组内相互帮扶的五种形式:帮(帮资金、帮介绍务工岗位)、学(学技术、学政策)、保(保政策知晓度、保化解矛盾)、争(争当最美脱贫户、十星级文明户)、创(文明联户组、文明乡村)。在听取汇报结束后,王金贵书记自豪地向调研组说到,“我们这项做法已经被县里统一推广,也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我们‘后坪村力量’”。

内乡县马山口镇异地搬迁试点

内乡县马山口镇异地搬迁试点

易地搬迁扶贫,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此次调研,专家组将易地搬迁后的就业问题作为重要考察点,对南阳市内乡县相关单位进行了走访。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了解到,南阳市内乡县始终把产业和就业作为搬迁户后续脱贫的关键举措,在“挪穷窝”的同时,实现“拔穷根”。以马山口镇幸福社区为代表,其完善的基础设施,贴心的便民服务,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和种植基地,使贫困群众搬了出来、住了下来、富了起来。

内乡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

内乡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

在解决易地搬迁问题的同时,内乡县也将探索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在南阳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统筹指导下,内乡县采用了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医疗机构医养结合集中康复为主的“四集中”兜底办法,真正实现了“困有所养、应养尽养”。截止目前,内乡县共建设了两个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住着100多名来自全县的“无自理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有托养意愿”的“三无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托养全覆盖,让残疾人过上有尊严、体面的生活,让家庭从贫困中解放出来。

IMG_1897_副本

调研组一行在淅川县九重镇仁和康源万亩软籽石榴产业扶贫基地了解其产业扶贫机制

8月1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淅川县,对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进行了走访调研。淅川县九重镇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九重镇在市委、市政府的产业扶贫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开展“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带贫模式,为贫困户带来四项增收渠道:一是土地流转带贫、二是就业务工带贫、三是“反租倒包”带贫、四是“三权分置”“利益共享”带贫,实现了贫困户零风险、收益高且收入渠道多元化,企业降低成本借助扶持政策快速壮大,村集体收入有来源等的多方受益创新模式。不同于九重镇的软籽石榴特色种植,马蹬镇依托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因地制宜,着手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扶贫产业——小龙虾和大闸蟹养殖。整个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务工、技术培训、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周边贫困户户均增收,有力地助推了马蹬镇脱贫攻坚步伐。

走访交流期间,南阳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调研组畅所欲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燕继荣高度肯定南阳各地脱贫攻坚成绩,他指出,南阳市脱贫攻坚工作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其坚持运用有解思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