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两部门发布公告,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无序竞争会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旨在更好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助力高质量发展。

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是以价格机制的正常发挥为前提的,价格机制的正常发挥又是以价格良性竞争为条件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当前,我国部分产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正在组织实施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措施,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同时,需要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了《公告》。

根据《公告》,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以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为基本依据,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共同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公告》在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按照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思路,采取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加强价格监管、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等措施,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该负责人说。

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公告》明确,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可以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为什么要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主要可以发挥三方面作用:

一是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经营者可以结合自身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优化定价策略,合理制定价格,规范价格行为。这不影响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不正当价格行为涉及的‘低于成本’是指低于经营者自身成本。”该负责人说。

二是引导经营者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基于行业平均成本,经营者可以了解全行业状况,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推进提质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

三是评估行业竞争状况。通过对比行业平均成本和市场价格,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评估行业竞争状况,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作为同行企业自身的组织,行业协会往往能较敏锐地察觉所处行业的生存状态,对于行业内部企业发展情况较熟悉。为更好规范行业企业发展,《公告》提出,行业协会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促进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共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规范经营者招标投标行为

针对招标投标领域的经营者行为,《公告》也作出了相关规范。

“现行法律法规围绕规范招标投标领域的价格竞争,对经营者招标投标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投标报价低于成本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对于部分行业领域低价低质中标问题,《公告》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自觉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成本指的是经营者自身成本,经营者投标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的,不属于应当否决的投标。”

“国家支持和鼓励正常的市场竞争,对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公告》提出三方面监管措施。”该负责人说。一是提醒告诫。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进行提醒告诫,要求其自觉规范价格行为,严守价格竞争底线。二是监管执法。对提醒告诫后仍未规范价格行为的经营者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价格监督检查,发现价格违法违规问题的,依法予以查处。三是失信惩戒。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强化事前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重点企业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要求,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同时,强化市场监测,密切监测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和行业竞争状况,及时发现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线索。此外,加强监管执法,落实好《公告》提出的监管措施,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