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民法典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1587886306944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要求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民法典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是真正关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典,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推广普及,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权益、捍卫法治尊严、推进法治进程。

编撰出台民法典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调节经济社会的所有“碎片”、所有社会关系,因而称得上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更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曾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并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在适应时代发展、把握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基础上,对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规范进行系统整合、修改、编纂,促使民法典最终得以问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的有效落地,是中国民事法律制度成熟、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实现了几代人编纂一部彰显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民法典的夙愿,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民法典主体内容系统全面、独具特色。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观全典,既系统全面、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又兼具中国特色,充分展现和表达了时代价值和民族精神。例如,坚持以人为本,单独列出“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是对人格权的确立,是中国民法典的首创。再例如,强调环保理念,在总则编中坚持“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细则中对环境侵权行为等作出具体规定,突出对绿水青山蓝天的保护。又例如,聚焦经济发展,对合同、物权、担保等作出体系化规定,致力于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从立法上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有利于激发企业积极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突出体现与时俱进,针对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明确了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物业应急处置责任等针对性举措,极具现实和长远意义。

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需要全社会的信仰。民法典彰显人民至上,既是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法,也是规范公共权力行使的规制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抓好民法典的贯彻实施与推广普及。既要加强普法宣传,让公众充分认识和了解民法典,熟练掌握和应用民法典,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让善治良法深入人心,让规范自律成为习惯,在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也要做好法律衔接,注重统筹做好被废止的单行法与新出台民法典的有效衔接与过渡、有关具体规则的细化、配套司法解释修改制定等工作,避免出现新旧法并行冲突、老百姓诉求无门问题;更要规范行使权力,在民事法律领域严格按照民法典维护人民利益、行使公共权力,不缺位更不越位,以实际行动引导带动全社会共同推动民法典贯彻实施、推广普及,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的期盼。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捍卫好民法典尊严,就一定能让民法典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并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刘政)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民法典   法治建设   法律实施   人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