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健康城市:理论特征与未来行动(3)

以“城市评价”为技术手段的城市问题分析。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指导下,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将健康城市的建设落实到实践。从全民健康出发,覆盖环保、医疗、教育、交通、市政等多个部门,综合性地评价城市建设与发展。通过政府主导、各部门协调合作开展健康城市监测和评价工作,同时加大全社会参与力度,创建健康城市建设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完善健康城市发展的规划实施方案:采用城市诊断、城市健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全程监测、动态评估城市建设,及时评价建设效果,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并在过程中进行指标适当调整;定期开展健康城市阶段性评估,制定规划并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为下一阶段的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针对不同地区与城市的特点,调整各自的评价指标,设置专门研究机构制定与推广指标体系;加强对数据收集人员的培训,更高效有序地改善健康城市评价体系结构。

以人民健康为导向建设生态优先理念的城市环境。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既能协调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又创造了绿色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将城市规划设计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并将“以人民健康为本”的“健康城市”理念贯穿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绘就“人城和谐、城绿相融”的城市生态画卷。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大森林、湿地、水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的健康检测与风险评估,综合整治城市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气候,特别是近年来的雾霾治理问题要引起格外重视,建立起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倡导绿色交通、绿色居住、绿色消费,降低污染浓度、树立环保意识;实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与转移,提高污染治理的水平,保证绿水青山常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相关生态指标数据的科学监测和评估分析,定向治理和减排评估,助力城市生态建设向智慧化、健康化方向迈进。

以人民健康为导向健全完善的多社会主体参与机制。在实现“健康中国”的整体目标要求下,健康城市的建设不仅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还需要加强自下而上的多社会主体参与机制。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共同参与、协调合作、互相信任的纽带,从环境、治安、交通、公务、休闲、社会福利等各方面满足全体城市居民的健康美好生活需求,建设和谐友好、高效有序、秩序稳定、环境优良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同时,全体市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广泛的群众参与是实现健康城市的社会基础。保证城市居民对福利政策和健康生活的参与决策权,建立社会成员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组织框架,动员社区各单位的广泛协作,通过网络覆盖、媒体宣传、社区引导等多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健康城市观念,明确各部门、各社区,甚至到各个人的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理顺任务结构、促进协调合作。将城市的建设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调动政府、社会机构和市民之间的合作积极性,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每一个组织和部门都可以共同参与,为城市的健康进行策划、协调与组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在全民范围内树立健康理念。

以人民健康为导向配置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一个健康的城市应当保障和促进人们平等地享受社会服务和发展机会、不断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配置,坚持以民生为本,从人类社会的全局发展进行谋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包括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减弱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等化,提升优质卫生资源的比例,真正走向医疗公平健康;整合开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资源,健全其载体,优化其手段,增强其效果,实现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发展全面的完整社会人;立足老年人服务公平需求,健全保障机制、优化老年照护服务资源配置、加大医养结合力度、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实现老年教育,娱乐资源向老年人公平有序开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以优良的城市基础功能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而实现社会公平。

以人民健康为导向构建因地制宜的城市人文环境。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及特质的重要标志。[25]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城市精神人文的体现,因地制宜的城市人文是人性化、情调化、艺术化的城市内在精神的外在形态。科学评价是健康城市的前提,优美生态是健康城市的基础,社会参与是健康城市的支撑,公平正义是健康城市的保障,魅力人文是健康城市的内核,每个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质与魅力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要注重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延续城市传统文脉,在妥善处理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批判性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兼容并蓄、而非全面西化或者全面仿古化,根植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打造专属的新城市人文、多元化发展,发挥城市核心潜能,让人们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最终坚定文化自信。

结语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健康城市作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始终将“人”放在建设首位,强调人民健康基本需求,重视“以人民健康为本”的城市精神塑造,旨在激发潜在的城市生机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道路。健康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与人们息息相关,需要各个领域长期的协同合作,每一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为守护美好家园、共创健康中国而砥砺奋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建筑集成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BG071;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大湘西地区木结构连片居住区防火救灾能力提升研究与示范”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K2183;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柳思勉、樊瀞琳、汤迪莎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王朋岭:《2018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持续》,《光明日报》,2019年4月18日,第16版。

[2]潘海啸、汤諹、吴锦瑜:《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6期,第57~64页。

[3]郑艳:《适应型城市: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第54~57页。

[4]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15年第39卷第6期,第26~36页。

[5]陈莎、殷广涛、叶敏:《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城市交通》,2006年第6卷第6期,第57~63页。

[6]朱晓清、甄峰、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4期,第90~96页。

[7]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3期,第34~38页。

[8]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年第6期,第17~20页。

[9]Wendling, Z. A.; Emerson, J. W.; Esty, D. C.; Levy, M. A.and de Sherbinin, A., " 2018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New Haven, CT: 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https://epi.yale.edu/.

[10]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大气中国2019报告: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http://www.allaboutair.cn/plus/view.php?aid=565,2019年11月26日更新。

[11]宋君:《健康城市建设中多部门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医学与哲学》,2014年第7卷第35期,第54~57页。

[12]孟甜:《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困境解读与制度重构——以汶川地震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2期,第93~97页。

[13]黄筱、骆飞:《养老护理员巨大缺口如何补?》,《北京日报》,2019年11月25日,第9版。

[14]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养老院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供不应求矛盾亟待解决》,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111-3258e495.html,2019年1月12日更新。

[15]李轶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规划师》,2002年第5期,第8~11页。

[16]洪亮平、乔杰:《“体用之辩”——对中国城市设计学说及话语体系的讨论》,《城市设计》,2019年第4期,第48~52页。

[17]李广华:《建设健康城市的公共政策分析》,《江苏卫生保健》,2005年第7卷第1期,第31~33页。

[18]翟羽佳、郭倓、尤海菲、庄润森、胡东生:《国际健康城市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医学与哲学》,2014年第7期,第50~53页。

[19]严强、邢育健:《关于健康城市的思考》,《江苏卫生保健》,2001年第3卷第2期,第33~34页。

[20]周向红:《欧洲健康城市项目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22卷第4期,第65~70页。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2016年3月17日更新。

[2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年10月25日更新。

[23]《习近平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18/c_1121820849.htm,2017年10月18日更新。

[24]《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3585u/201907/e9275fb95d5b4295be8308415d4cd1b2.shtml,2019年7月15日更新。

[25]《习近平在上海考察》,《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4日,第2版。

责 编/郭 丹


石磊,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理事,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地域建筑、健康建筑与健康城市。主要著作有《浅议绿色建筑的发展》等。

 

Healthy City: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Actions

Shi Lei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lthy 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healthy city campaig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isting urban development theories, 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system and humanity perspectives, extract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lthy city", and finds that its "people-centered" theoretical source not only responds to the lack of humanistic consideration in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es, but also serves as a guideline for solving such problems. On this basis and aim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we will establish a future urban construction mode with "healthy cit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Healthy 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policy support; urban evaluation as the technical means; ecological protection,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fair allocation, and cultural progress as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all people's health and healthy China as the goal.

Keywords: healthy city, people-centered city, future city, construction mode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guo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