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健康城市:理论特征与未来行动

【摘要】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以及健康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梳理已有城市发展理论,从系统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总结已有城市发展理论的相应特征,提取“健康城市”的理论特性,发现其以人为本的理论根源不仅是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缺乏人文考虑这一困境的回应,也应该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指导依据。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以“健康城市”为理论基础、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政策支撑、以城市评价为技术手段,以生态保障、多方参与、公平配置、人文构建等为实施措施,以全民健康、健康中国为建设目标的未来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健康城市 以人为本 城市问题 未来城市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4.005



引言

自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以来,由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各类问题而衍生出的城市建设理念也在不断演化。缘起于上世纪的健康城市运动,最早由欧洲国家开始兴起,现在逐渐发展到全球各国积极推动,内容也从最初致力于解决城市公共卫生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寻求公共卫生及社会公平。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强调健康和环境之间的关键作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抓手是健康城市建设。城市是目前也是将来一段时间内人口的主要聚居空间,健康城市的建设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意愿至关重要。“健康城市”相比已往城市发展理念来说,更注重“人”本身的需求,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中对于人本主义的回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城市与人口规模极速增长。然而以往的发展建设模式以物质环境改善为主要目标,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人本身健康和安全的需求难免遭到忽视。近期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是上述问题的集中体现。而城市快速发展引发的在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以及城市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将是未来对城市发展建设模式以及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考验。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健康城市建设的理论特征基础上,总结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我国规划设计和城市管理的需求,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贡献智慧。

城市发展理论与“健康城市”

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全球范围的快速城市化,另一方面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近百年来,建立在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工业化发展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排量快速增长,在此影响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相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据资料统计,2018年,气候相关灾害发生次数为1980年以来最多,造成的损失已超过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额的90%,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及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带来重大威胁。[1]为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2003年英国政府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写入政府能源白皮书,随后,许多城市便以在保持经济发展前提下,低能源消耗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2]同时,在应对极端气象灾害时,生态学中的韧性理论(Resilience)被引用至城市发展理论中,演变成为“韧性城市”理论,该理论试图通过灾害管理和科学规划以适应未来不确定的气候变化风险。[3]在由天气变化引发的气候灾害中,强降雨导致的损失最为频繁也最为严重,同时,由快速城镇化引发的城市内涝等雨洪灾害已成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该理念试图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设施的建设来改变城市的下垫面情况,从而缓解极端暴雨下城市的内涝灾害。[4]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但是科技创新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战之后,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美国居民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郊区定居,大规模低密度的空间蔓延现象随之出现。为了控制这种趋势,遏制由郊区化带来的空间浪费、社会隔离、依赖小汽车等问题,“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理念发展起来。[5]上述理念提倡高密度、功能复合的城市形态、提倡土地开发与城市公共交通相结合、提倡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社区生活。其中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则是上述理念的具体内容之一。尽管TOD缘起于美国的郊区化,但其中对于私人汽车使用的遏制、土地的集约使用以及宜居社区建设等问题的关注同样符合各国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的文化发展提出考验。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仅没有为人类带来美好的生活,反而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多负担;同时,随着文化和信息的全球共享,全球逐渐呈现文化一致性的趋势,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逐渐成为各国难题。1999年,意大利的4个小城市的市长联合发起“慢城”运动,决定将当地早前提倡的慢食运动原则运用到当地的生活实践中,旨在保护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6]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乐观之处在于其更多的是推动城市与城市生活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2008年,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即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使全球范围内各个要素互感互联。“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地球”战略实施的重点要素,应该着力推进政策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空间等多尺度的互联、互操作及互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可以看到,上述城市规划理念是在一定背景下,针对具体的问题、应对具体技术而产生的应对概念。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复杂化,综合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随之出现。由国外兴起、以居民住房问题为关注点的“宜居城市”理论,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演变为关注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多目标综合型城市发展理念。[7]而将城市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系统考虑社会——经济——自然这一复杂系统和谐发展而提出的“生态城市”,则更强调元素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8]

纵观上述城市发展理论,无论具体的还是综合的,其出发点和采取的措施,多是试图从物质和经济等方面的改善来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鲜有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考虑城市问题的根源。近年来,“健康城市”这一发展建设理念的提出,弥补了城市发展理念对于人本身需求的思考缺陷,该理念试图从人的基本需求——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寻找城市在环境、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公平的发展。

石磊表1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guo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