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产业扶贫须重精准、细管理、趋长效,让扶贫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须重精准,“活”资源“达”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扶贫对象管理精细化、扶贫资源配置精确化、扶贫产业精准化,对更好发挥扶贫产业作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作用凸显。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遍访贫困户,实地踏查民情,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从致贫原因出发进行精细化分类,制定详实帮扶举措。要加大实地调研力度,立足本地本村实际,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资源,因地施策,最大限度盘活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要严格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推进、务求精准、力求实效。
产业扶贫须细管理,“跟”全程“实”监管。“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把扶贫产业发展好、带动好离不开精细化的日常管理、全程跟踪问效,不断强化监管。产业扶贫细管理须做好“三抓”。要抓好扶贫产业的日常管理,协助相关企业、合作社制定详实的日常管理制度,选优配强相关工作人员,助力扶贫产业发展。要抓好扶贫产业的资金保障,在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上下功夫,用活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用好扶贫产业项目分红,确保分红按期到手到卡、应分尽分。要抓好扶贫产业的全程监管,做到全程跟踪问效,加大监管力度,以制度实、规则实、监督实,促举措实、发展实、效果实。
产业扶贫须趋长效,“谋”发展“看”长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脱贫攻坚效果的可持续性,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正视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长久之策,扶贫产业的长期培育与发展对脱贫致富至关重要。产业扶贫趋长效须做好“三建”。建强产业扶贫人才队伍,全面做好引才助企工作,吸引各方人才、集聚各方力量,回村助力扶贫产业,形成脱贫攻坚人才合力。建强产业分红长效机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红制度,以稳定的分红,稳定增收、保障收益。建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注重巩固脱贫成果,动态掌握已脱贫户情况,定期对其生活情况、收入水平进行再走访、再了解,实时掌握其实际情况,发现返贫苗头,立即采取有效举措,借助扶贫产业分红、政策兜底等举措,防止返贫。
唯有通过重精准、细管理、趋长效,将扶贫产业谋划发、建设好、监管好、发展好,才能真正让扶贫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致富花”。(作者:林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