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品读“四个一”背后的殷切期盼

1

4月21日,继前一天考察柞水县金米村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脱贫攻坚等情况,主要考察了四个地方:一个社区、一所卫生院、一所小学、一座茶园。每一个考察点都蕴含深意,都直指当下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复学的重点工作。

一个社区”背后是对就业扶贫的殷切期盼。锦屏社区是平利县移民搬迁后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是全镇搬迁群众最多、规模最大的安置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锦屏社区时指出,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一个社区”传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扶贫的殷切期盼。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路、扶志之策。就业扶贫不松劲,方能巩固脱贫成果。要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的“饭碗”,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稳中求进、危中寻机,通过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带动就业扶贫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一所卫生院”背后是对健康扶贫的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老县镇,他重点考察了老县镇卫生院,传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健康扶贫的殷切期盼。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人口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切实降低农民的健康支出成本,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快远程诊疗网络建设,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切实的健康保障。

一所小学”背后是对教育扶贫的殷切期盼。去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华溪村考察时,看的第一个地方是华溪村的中益乡小学,一年后,他瞄准脱贫问题,到老县镇中心小学再次“抽查”。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一所小学”传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扶贫的殷切期盼。教育脱贫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是相对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脱贫的“扶助”效果。

一座茶园”背后是对产业扶贫的殷切期盼。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县考察了当地的木耳,称赞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茶园种植情况,与现场茶农亲切交流。从柞水木耳到平利茶叶,传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产业扶贫的殷切期盼。产业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实现贫困地区由“输血”变“造血”的重要动力源,抓住了产业发展,也就为贫困地区脱贫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产业扶贫需要持续打开思路、有效施策,扬长项、补短板,推动电商扶贫,缩小数字鸿沟,全面维护好扶贫产业发展,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一个社区、一所卫生院、一所小学、一座茶园的背后,饱含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殷切期盼。脱贫攻坚进入加速冲刺的最后阶段,只要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作者:吕俊程)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