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扶贫工作如何开展?唯有做到三“镜”三“促”,精准定位、深度发力,方能打赢脱贫攻坚总决战。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用好“望远镜”。对贫困村来说,第一书记就是“龙头”,必须要登高望远把好方向引好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中始终认清、引导和保持正确方向,用战略发展的“望远镜”紧盯上级精神,快速反应,谋划全村脱贫攻坚大局,“由远及近”解读“由上而下”的扶贫政策,力所能及地与国家和省市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号入座”,从而获得上级部门资金、项目和工作支持。同时,积极邀请上级领导和部门到村调研考察,为高质量脱贫添足底色。
抓发展促乡村振兴,用对“显微镜”。“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宗旨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扶贫工作要保持慢工出细活的心态,把握工作的火候,控制工作的温度,既不能热一阵冷一阵,也不能严一阵松一阵,而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敢于斗争、崇尚竞争,时刻保持清晰的视野,发扬斗争精神,保持竞争状态,毫不动摇地抓牢稳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审慎入微的“显微镜”查找工作短板,剖析症结提建议。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做好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工作,当好领路人,带动群众积极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和村级发展。
抓治理促社会和谐,活用“三棱镜”。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需要党员干部实干拼搏去推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需要时刻保持“万无一失”的责任感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感,用多方折射的“三棱镜”观察基层实践,多视角发现基层亮点,多侧面反映一线情况,全方位展现成果。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预案,不留一丝纰漏、一丝缝隙,切实把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好、化解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为脱贫攻坚营造安定和谐氛围。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阶段的关键之年,广大贫困村第一书记要切实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相关决策部署,按照第一书记职责,从严从实,敢于担当,细化举措,全力全面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作者: 秦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