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响中国 > 正文

王义桅:公共外交的本质是民心相通

8

《国之交如何民相亲》,王义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今世界之痛,很大程度在于民心之不通。针对“如何通思想”的挑战,应该倡导中国式公共外交,即:公共外交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从事的针对外国民众的外交形式,而是以和合共生理念实现民相亲、心相通、情相怡。

中国主张的民心相通对于美式西方公共外交有三大超越

中国“公共外交”概念,与美国基督教式公共外交理念,以及冷战背景下的和平演变观,存在根本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有四种力量境界:诸道同源之理,万法归一之道,纲举目张之法,提纲挈领之术。而公共外交之道,在于共通;公共外交之理,在于共鸣;公共外交之法,在于共振;公共外交之术,在于共情。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并存,儒家强调“和而不同”,道家强调“阴阳和谐”,释家强调“众缘和合”,一句话“和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一带一路”实现“合”,因此“和合”成为中国的两大核心倡议,成为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铸魂、固基。

发现、弘扬各国之美,成就世界大美,这就是“一带一路”通过全球互联互通伙伴网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含义;这就是中国的大公共外交理念,超越了美式公共外交仅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小我境界,克服了自以为是的狭隘与偏执。

公共外交首先要理解对象国,它是外交学,是传播学,更是心理学,是人学。中国主张的民心相通对于美式西方公共外交有以下三大超越:

超越异与同。尤其是超越基督教的“皈依—妖魔”“容忍—反对”二分法,而代以“欣赏与包容”,倡导美人之美。

超越自我与他者。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民心相通倡导对话式文明,主张有教无类、天下无外。民心不只是of the people(源于人民), by the people(通过人民),for the people(为了人民),而更是in the people(心连心)。

超越智与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胜靠和。唯有超越,才能克服公共外交悖论。这就是我们外交上的“四个自信”!新时代,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世界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文化自觉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文化自觉。

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为了讲好世界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境界。以“站在人类文明新高地”作为中国故事的精神境界,来实现21世纪的“张载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艺术。我们面对的不只是西方,而且是西化世界,因此必须懂得西化逻辑,在科学与艺术之间,阐明中国发展之道。为此,我们要阐明中国政府政策主张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以及与世界的相通性、与时代的契合性,才能让中国故事在世界上入脑、入心。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修养。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国,我们要讲述的是“四特”中国——特长的历史、特大的规模、特世俗的社会、特殊的崛起,这招致一些对中国崛起的谩骂围攻,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修养。讲好中国故事,不能急吼吼,要注意方式方法。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天,我们仍需完善自己,说服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文化自觉。古人讲知行合一,讲好中国故事要成为行动自觉。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身在何时,都在以言行或信念不自觉地讲中国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

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讲好世界故事。“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精彩的方式讲好精彩的故事,以感人的方式讲好感人的故事,以人性的方式讲好人性的故事,乃21世纪人生之大幸。

超越西式公共外交,建构中国的公共外交学

公共外交面临着被时代超越的尴尬。西方公共外交研究从过去关注“我的世界”转向“世界的我”。超越西式公共外交,不仅要超越公共外交概念,而且要超越公共外交思维。如何超越?

以人性超越国家性。要将公共外交学从西方视其为外交理论的国际延伸或外交学说的国际抽象中解放出来,还原其本质——人学。公共外交学是人学在国际层面的体现。对外交的抽象不应以丧失人的主体性为代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一点并不因为上升至国际层面而有所改变。外交学的人性,之所以没有彰显,就在于国家性对人性的扼杀。人学本性,这是超越外交、恢复外交本质的必然要求。

以全球性、地方性超越国际性。以前说“一个世界,许多理论”,如今不再是一个世界,而是许多世界,多种“全球化”。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非西方世界的崛起也在证明西方的不再是普世性的而是地方性的;地区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又在证明“所有的国际政治都是地区性的”。公共外交理论的地方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局。

以联系性超越关系性。即以立体的、多纬度的、相互的联系超越传统的、线性的、单向度的关系。关系仍然是线性的概念,直接导致外交思维、国际关系思维的线性进化论逻辑。其实,国与国的联系并非国际的线性联系,可能是相互渗透、互动的多维、曲折联系,并非平面几何那般单纯、干脆。

以思想性超越理论性。新时代呼唤公共外交理论创新。传统中国多是文化中国的概念;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现代中国,现代性一定会表现出理论性;全球中国崛起,呼唤全球思维。真正的中国公共外交理论应超越两者的偏废,实现思想性与理论性的完美统一。

简而言之,公共外交学是人学;公共外交的本质在于民心相通。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王义桅   公共外交   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