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就“疫”说理】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价值观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疫情这个魔鬼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需要我们用共同的力量去制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将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共同体,以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共同体精神,构筑起一道阻挡病毒、抵御疫情的钢铁长城。明代刘基在《郁离子•省敌》中说:“耳齐则聪,目齐则明,心齐则一。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我们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都处于疫情防控生命共同体、社会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的地位。疫情防控共同体是由价值观共识作为精神文化纽带而形成的共同体。价值观共识是抗击疫情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期,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价值观共识越为重要。只有在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政治价值观共识、法治价值观共识、科学价值观共识、人文价值观共识等方面综合发力,才能汇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磅礴伟力。

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政治价值观共识

政治价值观共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对人们的其他各种价值观形成并产生共识起着决定性作用。政治价值观是人们反映政治现象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从来都不是空洞玄虚的,而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和现实的政治。政治体现了党性、人民性、实践性等方面的统一。

能否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国内政治而言,直接关系到能否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现实问题。就国际政治而言,直接关系到能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否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能否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应有贡献,能否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等重大问题。作为具有政治属性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政治价值观共识,就是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现实的政治和重大政治任务,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行动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以自身的政治价值观影响全社会。作为社会公民而言,增强政治价值观共识,就要在自觉地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自觉地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共同体情怀,将个人有限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全社会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法治价值观共识

法治价值观是反映国家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社会和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文化价值观。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法治价值观共识,有助于将疫情防控工作自觉地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有序地推进。

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依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的根本要求,为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法治价值观共识并以此推动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法治价值观共识,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治理,依法办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法治价值观共识,也需要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要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法治价值观共识,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就要将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以及专门针对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传染病防治法》,还有《刑法》、《治安处罚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最高法、最高检2003年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为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公民也要自觉地将其作为疫情防控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认真学习领会并自觉遵守执行。

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科学价值观共识

科学价值观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思维运动规律的文化价值观。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科学价值观共识,有助于党政部门更加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原则,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在科学研判、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轨道上顺利开展,促进我国制度体系优势不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也有助于公民进一步强化科学意识,掌握科学的疫情防护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以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为内容的综合科学素养提高。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科学价值观共识,就要理直气壮地反对不科学、反科学的文化价值观,那种面对疫情不信科学而信鬼神,烧香拜佛,算命占卜,祈求神灵保佑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坚持科学价值观共识,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勤洗手、勤消毒、出门戴口罩,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自觉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需要以科学知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要采取信息网络、网格化治理、科学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等举措,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和一手抓复工复产的科学统筹思路,科学判断疫情防控形势,精准把握疫情防控发展趋势,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流程,精准地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收治患者、帮扶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化水平。

增强疫情防控共同体的人文价值观共识

人文价值观是一种倡导人文关怀、追求人民价值和注重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人文价值观共识是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以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道主义、注重人文关怀为方法的文化价值观共识。科学价值观共识与人文价值观共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者在疫情防控实践中有机结合,会充分体现出疫情防控工作的力度、深度和温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增强科学价值观共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疫情防控的本质和规律,体现出求真,而增强人文价值观共识则会在疫情防控中体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是求美和求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将其生活、安全、人文关怀都保障到位,确保医务人员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还要大力帮助一线医护人员、一线公安民警、一线基层党员干部及有关工作人员纾解压力、调控情绪,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对外来人员也要认真做好人文关怀工作。要时刻关心被隔离人员的情绪变化,加强心理疏导,促进身心健康。要通过深入人心的细致工作,让隔离不隔爱、封闭不封心、锁门不锁情的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散发出迷人的人性光芒。

 

注:本文为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JZD007)和2019年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选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江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ZTB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专家咨询团团长,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王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