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用爱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这一论述是我们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精神指示,切实把基层治理工作抓深、抓细、抓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湖南省祁阳县提出了“工作村为主”的基层治理新思路,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效。为此,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走进祁阳,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系统总结其“工作村为主”的典型经验和具体做法。

在实地走访调研的过程中,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祁阳县“工作村为主”的基层治理是有温度的,是用“爱”的力量谱写出来的乡村振兴锦绣篇章。

在工作理念上,祁阳县“工作村为主”的核心聚焦于 “以民为本”。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祁阳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村为主”工作机制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乡村治理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祁阳县委书记带领县、镇、乡各级领导干部坚决破除“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的歪风邪气,以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县委书记始终坚持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是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到基层治理的红利,而不是做表面文章,要讲求实效,绝不搞形式主义。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将民生建设成效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群众满意度越高,干部越有优势得到优先提拔。与此同时,针对“政绩工程”,祁阳县委县政府还实施严厉问责制度,根据存在问题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于免职、降职等惩处。在与当地百姓在田间地头唠家常时,广大农民群众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普遍认为当地的领导干部是百姓的贴心人,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自己人。

在工作作风上,祁阳县“工作村为主”的重心着眼于“服务为主”。“以民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切实转变各级政府的工作作风和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这方面,祁阳县委县政府走在了全国前列。县委书记要求拆除政府部门的所有围墙,以方便百姓有事找政府,避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消极被动和不作为;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门上也明显地标明是县委书记办公的地方,以便于百姓有事能随时找到书记;就连县委书记每天出门遛弯时,也从来都不带随从,以便路上碰到百姓,随时随地听取群众反映情况,更好为群众办事为群众做主。这种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父母官形象和服务于群众的工作作风,在当地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了典型示范效应,领导干部们并没把自己当官看待,而是把自己当作百姓的服务者、贴心人。这种充满爱与温度的工作作风,自然提高了当地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工作方法上,祁阳县“工作村为主”的关键体现在群众路线上。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祁阳县委县政府“工作村为主”工作机制之所以能够有效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真正回归自治本位,关键在于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得到位。为了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当地领导干部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望、闻、问”,以便于了解原汁原味的真实情况。他们把会场搬到了田间地头,把乡村振兴的文章做在了田间地头,把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谱写在了田间地头。在走访座谈中,县委书记几次都是风尘仆仆、简简单单汇报完工作的基本情况,就急匆匆地赶往乡村一线,深入基层,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据了解,县委书记几乎把办公室搬到了祁阳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与广大农民群众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祁阳的乡村振兴贡献汗水、力量与智慧。

通过此次祁阳基层治理创新探索的实地走访调研,我愈发感觉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振兴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让老百姓普遍享受到基层治理的累累硕果,关键在于要把领头雁选好。要选择一个对老百姓真正有爱心和耐心的父母官,要选一个肯俯下身子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实事的父母官。只有这样的领头雁,才能把干部队伍带动好,把“新农民”培育好,把能人和想有一番作为的人紧密团结起来,激发农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以“爱”的力量“奏”出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以“爱”的温度“绣”出乡村振兴的“锦衣华服”。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