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初心故事 | 200余双解放鞋见证45年放映路

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在这部长达四十余年的电影里:一辆三轮车,一台放映机,还有一位既平凡又让人感动的老人。这部电影名叫“郭志明”。

1955年出生的郭志明家住三江街道寺前皇城中村,从20岁开始放第一场电影到现在,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放了多少场。从农村到小区再到市民广场,45年里,他穿坏了200余双解放鞋,用坏了数台放映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他说:“我这一辈子,就爱干这一件事。”

1

自己受伤没事

机器不能摔坏

上世纪70年代,20岁的郭志明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看场电影就像过年一样,当放映员也成了当时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职业。“观众真是人山人海,还有人爬到树上和墙头上看电影。”说起当年人们看电影的盛况,郭志明兴奋地说,每次放电影,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早早赶来占座位,有的搬来板凳,还有些直接坐地上看。

“刚入行的时候特别苦,经常是扛着机器走10多里地给村民放电影。”郭志明说,当时农村道路相当难走,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70年代的放映方式看着简单却很累人。先要在室外最佳位置放张四方桌,然后在四方桌上再放一张小四方桌,机器架在小四方桌上,人要站在大的四方桌上放映。“往往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刚开始站得腿都发麻,后来就慢慢习惯了。如遇到下雨天,自己披块塑料布,一只手为机器打伞,一只手按着机器。要是刮大风,站在桌子上提心吊胆,说没危险那是假的。”郭志明说。

放完电影夜已深。肩挑着50多公斤重的放映设备走在乡村路上的郭志明摔过无数次的跤,手脚和头上都受过伤。“自己受伤没事,但机器设备不能摔坏”。

在生活最难的时候,郭志明也没有放弃过放电影事业。爱人郑小毛是岭下朱小学教师。由于爱人要上班,孩子五个月大就断奶。郭志明白天背着孩子参加联点村工作,晚上背着孩子放电影,直到孩子五岁才由妻子带到学校。

2

用放映机传播

中国好声音”

按照月度放映计划,星期三、五在金华市民广场放映,其他时间则在城中村和大型小区。上周五,郭志明和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拉着放映设备来到金华市民广场。先把幕布固定在广场两根柱子中间,然后把为观众准备的塑料凳子依次摆放好。接好电源后,手不抖、气不喘,一把拎起30多公斤重的放映机,安稳地架在三轮车的木箱上。一套流程下来,天黑了,放映时间也到了。当晚放映的影片是《第一书记》和《三代打工》,吸引了许多市民观看。郭志明说,每个时代都有影响深远的影片,像《英雄女儿》《高山下的花环》《少林寺》《霍元甲》等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影片深受百姓喜欢。“时至今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和武打片仍然是百姓最爱看的”。

电影放完是晚上10时左右,收拾好机器设备回家已过晚上11时。第二条早上起来,郭志明都会用干净的毛巾擦拭保养机器。“放映机是我用来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武器,也是我的好伙伴,我不能让它有一点灰尘,天天擦拭它,保养好,既是爱护,也是守护。”

回忆起40余年的放映生活,郭志明坦言自己也经历过低谷。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市场逐渐萎缩,工资越来越少。最困难的时候不少人都劝他改行,他想到热情的乡亲们对电影的渴求还是坚持下来。

“记得当年金华一起放电影的有100多人,现在就剩下4人还在干这一行,其他人早就转行另谋发展了。有人转行后做生意、办企业已身价过千万。”郭志明说,如果没人干这行,会失去一个传播文化自信和精神文明的阵地,“别小看放电影,电影把许多牌桌上赌博、娱乐场所寻开心的人拉回到正常生活。”

从靠双脚走、肩膀挑,到用独轮车推、自行车载,再到用三轮车拉,45年放映路,郭志明走的无怨无悔。现在经常有人问他,如今电视和网络这么普及,人们文化生活这么丰富,还有人来看这种老式的放映电影吗?这时候,他总是坚定地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会越来越大,电影不会没人看,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露天电影。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定会一直放下去!”

(作者单位:金华市开发区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