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云和县倾力守护丽水“大水缸”

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映照出一颗颗守护者的初心,一道道奔腾的溪流都渗进了治水人滴落的汗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丽水来说尤为如此”。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03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为丽水人民描绘的宏伟山水蓝图。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云和小县城要做足山水文章,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面前,怎样寻求二者的平衡点,在促进本地区经济腾飞的同时又确保一江活水送下游,为丽水市区40余万人守护好“大水缸”呢?

众志成城守好一江碧水

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自浙闽交界的锅帽尖发源,一路奔流800里直至东海,其上游龙泉溪,在浙西南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100余公里,一路上先后形成了紧水滩、石塘、玉溪三座水库,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和盆地之上。其中,位于最下游的玉溪水库是丽水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而云和县,则占据着石塘水库全部和紧水滩、玉溪水库的大部,是丽水市区上游名副其实的“大水缸”守护者。

云和县于2017、2018年两度夺得大禹鼎,并在2019年7月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2018全年,云和县出境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III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一级保护区II类水质要求。而与之相对应的是,2018年,该县GDP以12.6%的增速领跑全市,成为丽水9县市(区)中发展动能最强劲的县。

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云和县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全县共设置各级河长217名,同时,聘任民间河长、河道义务监督员和河道警长,形成了立体式的河道管理新格局。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完善“一湖一策”等“湖长制”相关工作机制,确定县域内5个县级水库的湖(库)长,共设置县、乡、村级湖(库)长41名。2018年,完善5个县级湖(库)“一湖一策”,在9条县级河道、103条乡镇级河段建立“一河一档”。出台乡、村级河(湖)长履职考核办法,将乡镇、村级河(湖)长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河长履职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

自2017年以来,云和县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低小散企业整治、畜禽养殖治理等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源头管控。3年间,全县累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20家、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531家;全县17家生猪养殖场全部纳入在线智能化防控平台管理,实现美丽牧场全覆盖;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村119个,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收集处置率达96%以上;全面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截污纳管工程在建成区全面铺开,“污水零直排小区”与“污水零直排镇”的建设工作均稳步开展。

云和有浮云溪、黄溪这两条河流穿县城而过。浮云溪是云和人的母亲河,总长27公里,其中7.7公里流经县城。“五水共治”行动推进以来,一场全民参与的浮云溪治水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在水利部门牵头下,河道疏浚、清淤工作最先推进,目前已疏浚河道11.1公里,依法拆除涉河涉堤违法建筑6915.96平方米,清理违占35719平方米。此外,浮云溪两岸居民区多、餐饮店多等问题一直给浮云溪的护水带来了不少难度。为此,云和加速污水管网和雨污水分流等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和改造,整条浮云溪断面水质达到了Ⅲ类水标准,大部分地区达到了Ⅱ类水标准。

水清了、景美了,结合“一轴三区”城市空间布局,浮云溪滨水景观轴工程徐徐拉开了帷幕,在沿溪两侧进行连贯式开发和改造,形成“浮云流水天际线,美丽云和童话城”的整体景观。

为了护好浮云溪的一溪清流,全县“党员先行”“巾帼助力”“青春轮值”等10余支志愿者队伍先后加入浮云溪护水队伍,开展养生放鱼、治水PK、巡河护鱼等活动,形成全城群众自觉护鱼、共享一溪鱼、共护一方水的良好氛围。如今,漂亮的浮云溪成为微信上的热点,“童话飘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云和人在畅享美丽风景之后,也自觉加入护水队伍,齐心共护一溪清流。

“黄溪整治是一项综合治水工程,不但要还百姓一条清澈的河,还要大大改善两岸群众的生活环境。”2015年,凭借着全省“五水共治”的东风,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启动了总投资5.4亿元的“采真里”美丽县城改造提升项目,其中黄溪综合治理改造投入2亿元,工程包括道路建设、水系综合改造等。

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了管网全面清淤,加大工业治水、重视餐饮治水、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对水质进行全面监控。对沿线工业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健全企业污水治理设施,严查企业污水乱排,对黄溪沿线餐饮业污水排放进行专项督查,免费发放污水收集桶,减少餐饮污水污染。同时,统筹推进老小区老建筑的管网改造,将黄溪原本安装在河里的污水管网,全部转移到了路面,并实施雨污分流;实行一户一管,把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统一汇入主管网进行排污。该县还在2005年就向河道投放了2万尾鱼苗,而后每年都不间断投放。

伴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开展,如今,黄溪的水清澈了,鱼儿游回来了,记忆中的历史风貌重现于眼前:老街巷弄,参天古树,青石板桥横亘溪上,溪水中彩鲤漫游……

“从捕鱼到救鱼、养鱼,这样感人的故事在这条河还有很多。”县水利局渔政科科长施春福,最早提出在黄溪放养彩鲤建议,并精心守护这条河道近十年。他说,沿岸居民乃至全城百姓都成了义务护鱼员,这也让他们特别感动。从9年前投放时不到5克的鱼苗,到现在最大的彩鲤已经有10多公斤。这背后,凝聚着沿河群众的护鱼汗水和心血。自从黄溪开始放养彩鲤后,许多爱好在溪边垂钓的群众主动收了网,还加入了护鱼队伍,主动向过往群众宣传养鱼的益处。

昔日的臭水沟,成为了靓丽的风景线。如今,不论是行走在县城的浮云溪绿道沿岸还是踏着青石板漫步在黄溪旁的老街,每隔几公里都会看见河岸边安装着的监控摄像头,这是云和县通过实施“云侦查”实现对河道的动态监管。目前,云和县已累计在浮云溪、黄溪沿岸安装摄像头24个,同时,将浮云溪上游工业园区内企业污水排放情况、污水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建立数据库,接入园区地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化监管,确保县城出境水质达标。

不仅如此,为建立瓯江流域治水长效机制,云和县还与龙泉县设立生态补偿基金。位于云和湖最上游的紧水滩水库库区横跨龙泉、云和两县(市),为保证入境水质达标,2018年,云和县与龙泉市签订《关于瓯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书》,由两县(市)共同设立瓯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2018-2020年两地每年各出资500万元,根据公布的上年度两地交接断面地表水监测结果计算生态补偿指数,根据生态补偿指数情况是否>1确定由云和县或龙泉市向对方拨付补偿资金,补偿资金均用于瓯江流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流域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等。通过签订这一协议,有效构建起云龙两县(市)的上下游联动机制,把好了瓯江流域入境水质的第一道关口。

根据瓯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贸易协议,2018-2020年期间,两地财政将每年各出资500万元,依据水质补偿指数P和水量水效补偿指数Q按7:3的权重计算生态补偿指数,若生态补偿指数≤1,下游云和县拨付给上游龙泉市500万元资金;如反之,上游龙泉市则拨付给下游云和县500万元资金。

渔民上岸盘活生态红利

龙门成了渔家乐园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政府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域,按照“五水共治”的要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发展乡村渔家乐、民宿,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望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乡愁”。

“我的家,在紧水滩如诗如画般的库区深处,两岸群山叠翠,鱼跃龙门,在我心里,它是这世上最美的山水画”。云和县紧水滩镇龙门村村主任汤登伟每当跟人聊起家乡都充满了无比的自豪。

网箱养鱼曾经是库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2009年前,紧水滩镇云和湖畔的200多户渔民主要靠渔业捕捞和网箱养殖维持生计,当时汤登伟是云和县网箱养鱼的带头人,凭借优质的Ⅱ类以上水源,最鼎盛时,他家曾有过500只网箱同时下水。由于过渡投放饵料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盛夏,水库大规模爆发蓝藻,鱼儿大面积死亡。眼看着水质下降为Ⅲ类水,县里决心“退渔养水”集中开展网箱整治,从2011年至今,全云和累计拆除网箱3152只,仅仅在紧水滩库区,就有2000多名渔民,参与“退渔养水”的行动,上岸谋发展。

在2013年以来,云和县全面实施了库区的网箱、船舶整治,在改善库区水质的同时,沿岸村民的生计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如何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污水零排放,让村民吃上“生态饭”?云和县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拆除违建、改栏改厕、生态清淤、退渔养水等一系列工程。同时,县里出台政策积极扶持引导渔民上岸当老板,汤登伟开出村里第一间“渔家乐”,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渔家乐”渐渐发展到27家,村民从事餐饮行业的年利润超过百万元。汤登伟说,“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家每户都有责任保护村域湖面,绝不允许任何一户向湖面排放一滴污水。”渔民们还每年投放鲢鱼、鳙鱼等育苗到云和湖里,通过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过去沉积的饵料,缓解水质富营养化。并利用废弃的木船被充作“花盆”种上花草,扮靓着紧水滩镇的公路两侧。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稀有的有机鱼成为抢手货。每天订购电话非常火爆,常常一鱼难求。对比过去,一条野生鱼的附加值至少提升两至三倍。  

石浦村成了梦幻花海。石浦村,原是八百里瓯江沿岸繁华的古村落之一,曾拥有舴艋帆船500余只。村民撑着满载货物的舴艋船上龙泉、下温州,在300多公里的航道上往返穿梭,带动了两岸村落的经济发展,被誉为“瓯江第一帮”。2016年,石浦村探索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成立石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300万元打造“船帮古镇·梦幻花海”项目,500万盏霓虹彩灯照亮整个村庄,与花海、云和湖交相辉映,给游客展现了一场光影盛宴,去年,100余亩花卉竞相开放,全年吸引70多万人前来赏花看灯,实现了护水与吃水的互补。

长汀村成了“山中看海”。2013年,借着长汀大桥通车的东风,长汀村在全村范围内实施了生态清淤、退渔养水等一系列工程。经过3年多的经营,长汀村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污水零排放,小村吃上“生态饭”,2016年,长汀沙滩横空出世,无中生有地推出了“山中看海”的游玩新形式,加之整洁生态的村庄环境,在当年的5.1小长假即涌入3万游客,从而吸引了大量村民返乡创业,长汀村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紧水滩镇梓坊村在改造中突出“休闲、养生、垂钓”的主题特色;在美丽的云和湖山间,还有一座世外桃源——赤石村云栖木屋群,17幢红色的小木屋点缀在青山中。在这里,晨起可观云雾,日落可见湖景。将云栖木屋群打造成一座玫瑰庄园,菜园变花园,让村民真正富起来。现如今,库区沿岸村庄都成了香饽饽,是城里人休闲、垂钓、旅游、观光、养生的童话小天堂。

林下套种助推长远发展

油茶树下套种多花黄精、毛竹林下种植三叶青、板栗树上捆绑铁皮石斛……近年来,云和县在做好生态文章的同时,把视线集中到林下经济,不仅有效地利用了林下空间,更是实现了生态和收益的“双赢”。

位于海拔400多米高山上的紧水滩镇田垟村昼夜温差大,为油茶种植提供了优质的地理和自然条件。2013年,村民叶雄伟开始在自家的农场里栽种200多亩油茶树。为了增加林业附加值,从2018年底开始,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在油茶树下套种起了多花黄精。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云和县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条件优势,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附加值,增加林农收入。像叶雄伟一样,借助云和良好的生态优势,以林地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农越来越多。石塘镇湖滨村村民王丽娟现有500亩板栗基地,年产值约50万元。王丽娟说,“随着人工费用不断上涨,板栗采摘投入成本越来越大,而且基地的板栗树已经种植了三十年,进入衰退期,板栗产出效益降低。在板栗树上种植铁皮石斛,不仅有利于板栗增产,也大大提高了林地的经济效益。”王丽娟的板栗树仿生种植铁皮石斛基地采用“企业+基地+科技+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铁皮石斛的套种面积达到250余亩,可以连续采收五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公斤能卖到1600元左右。

在“两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云和县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的原则,积极探索“两山”转换途径,深入挖掘生态产业,培育生态经济新引擎,实现生态经济产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截至目前,云和县共有六个林下经济套种点,在多个基地分别套种了多花黄精、三叶青、铁皮石斛等中药材,总面积约2000亩,预计年产值2018万元。

“治水公约”激发治水热情 

“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又游回来了,“治水公约”还真有效果。”石塘镇石塘坑村村民高兴地说着溪水的变化。去年,“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以来,村里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把“治水、护水”写进了村规民约,决定由全村人一起出力,治好水邀鱼归。石塘坑村规民约规定,除了不能向河里倾倒各类垃圾,村民们还主动承担护水责任,及时对河道两侧上的杂草、垃圾及时清理,对河道边的绿化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同时,村里的年轻人自发组织成立了治水护鱼队,主动宣传护水治水知识。从此,“禁渔”也成了村里人的约定。为了动员更多老百姓一起参与治水,云和全县168个行政村通过法定程序,将“五水共治”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彻底改变村民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的陋习,使“五水共治”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村规民约中,不仅有洁水护水的共性要求,还有根据各村实际定制的个性化要求。如向河道倾倒垃圾,白龙山街道高胥村要求当事人向村集体赔偿300元用于卫生保洁;赤石乡临海垟村则除自行清理干净外,还要罚工一天清理河道。如今,村民都成了治水监督员。去年,凤凰山街道梅垄村决定统一修建村里污水处理设施,为了更好地推进工程,村民自发主动投工参与建设。

“把‘五水共治’写进村规民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普遍共识,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持治水成果的有效方式。”县治水办主任王沿伟介绍说,去年一年,该县共消灭垃圾河10条、39.08公里,黑臭河7条、20.46公里。

在通过水环境治理振兴集体经济的同时,云和县还探索以“河权到户”为核心的河权改革,由经营者对河道进行管理,在河道管理经营中充分发展特色渔业等产业,把增加的收入用于河道的日常维护管理,达到“以河养河”长效管理,截止2019年7月,全县已完成34条河道的河权改革。 

[责任编辑: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