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俞敏洪: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2019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上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参加2019 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乡村振兴峰会。大家可能知道,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上大学前在农村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农村的人文风物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我的性格及为人处世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离开农村以后,我仍然非常关注农村的发展,尤其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年我有不少提案和建议都是关于乡村教育的,作为新东方创始人,我也带领新东方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做了一些事情。投身均衡教育,让千百万中国乡村孩子得到优质教育资源,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一大目标和使命。在此也非常感谢人民论坛杂志社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借助这个平台抛出一些问题,发出一些倡议,为乡村的振兴贡献一些力所能及的力量。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果说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乡村教育振兴就应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乡村教育的振兴不仅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其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因此,我认为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在我看来,当下推动乡村教育进一步发展需要关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首先,学校教育方面,我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大力投入,很多农村地区的办学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备,但当地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等“软件”的匮乏日益凸显,甚至已经超越办学硬件成为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会发现,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教育”、“AI+教育”,农村孩子可以实时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秀教育资源,也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教学体验。

在2016年,新东方开始尝试双师课堂模式,双师即远程老师和现场老师,远程老师由大城市的优秀教师担任,提供优质教学内容;现场老师由学校教师担任,辅助课堂教学互动、课后辅导。当时我们重点对口支持了四川盐边、木里、康定、泸定、河北广宗等国家级贫困地区的高中教学。经过两年的双师直播授课,2018年高考我们发现这些学校的高考成绩和本科上线率平均提升20%。像康定中学,一个藏区农村孩子以670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不敢说都是双师课堂的功劳,但从学校的反馈来看这种模式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

2017年,新东方还联手好未来出资一亿元发起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其定位就是致力于用科技推动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主要就是开展双师直播课堂,包括小学双师课堂项目和高中双师课堂项目,以乡村最紧缺的英语科目为主,逐渐开拓其他科目。现在,情系远山基金会已凝聚中国十五家教育企业,小学双师目前一共开展了三个学期,共覆盖15个省份,51个区县,148所小学,256名老师,14025名学生;高中四个学期共覆盖20个省,52个区县,145个学校,2612名教师,22459名高中生,其中贫困学生14711名,占比65.50%。

未来,政府、学校,还有像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公司可以在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共同探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更快地输送到乡村地区。

乡村学校教育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师资问题。通过远程直播的方式引入名师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与孩子朝夕相处、言传身教的是乡村教师。也许大城市里的优秀教师可以解决孩子一部分的课业问题,但学生习惯的培养、品格的养成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些几百、几千公里外的老师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培养、引进优秀的乡村教师,怎么能留住他们。

我们看到,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近些年国家也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条路仍然任重道远。

几年前我就曾呼吁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在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方面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农村教师岗位有更大的现实吸引力;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农村教师成长的顶层规划,让乡村老师成为有前景、有荣誉感的职业,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此外,要给农村教师创造更多接受培训和提升的机会,最好能够做到系统化、常态化、多样化。在这方面,政府和学校也可以多向有实力的社会资源敞开大门。2008年,新东方就与民盟中央一道发起了“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公益活动,对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至今新东方已累计派出500多名优秀教师志愿者,走进全国100多个地区,对三万多名乡村教师进行了教学培训。我发现新东方的一些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受欢迎,老师们可以直接应用在教学中,提升课堂效果。对他们来说,有些可能是系统内的培训接触不到的,两种类型的资源可以互为补充。

第三个问题是乡村学校教育需注重全人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全人教育就是要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有人也许会说,农村教育资源有限,现在城市里都不一定能很好实现全人教育,乡村更是难上加难。但我认为,农村孩子需要提升成绩,考上大学,同时也需要全人教育,让孩子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资源问题、方法问题,更是意识问题。我们的乡村学校校长和乡村教师更需要这种意识,去培养孩子的品格、品德、思维、审美,开拓他们的视野等等,而不只是应试。据我了解,目前国家也在推进相关工作,比如倾斜安排乡村学校的美术、音乐、体育教师等等,这对农村孩子未来的成长将大有裨益。同时,我们社会各界能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比如教育领域一些做体育、音乐、美术等培训的公司,定期为乡村学校孩子开设一些公益课程,就能让孩子收获很多。

谈完乡村的学校教育,我想再谈一下乡村的家庭教育,这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2017年超过一成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550万。我认为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很多时候比学校教育还要重要。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会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性格养成、心理健康等造成负面影响。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去外地工作的父母无暇与孩子交流、沟通,情感上造成了疏离。而爷爷奶奶一辈往往也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一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层面可以通过产业调整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去解决,比如将农民工参与较多的制造业搬到留守儿童相对较多的地区去。另外,对于在外打工的父母,要多传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给予一定支持,比如在当地建设好的打工子弟学校,落实义务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等,让他们可以更容易将孩子带在身边。这样问题就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这方面,新东方也期望着能出一份力。就在上个月,我们启动了一项公益活动“我的大朋友——新东方乡村儿童一对一助学计划”,我将带领500名新东方教师志愿者与来自全国欠发达地区的500位四年级到初二的农村中小学生一一结对,陪伴他们直到初中毕业。新东方的志愿者教师代替不了他们的父母,但可以起到一个大哥哥、大姐姐的作用,不光辅导他们学习,也要关怀他们成长,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最后,我希望乡村教育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支持,无论是政府、高校,还是科研机构、企业,能够把资金、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结合不同地区乡村教育的发展需求,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不同层面支持乡村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助力实现中国乡村的振兴。

谢谢大家!

(本文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2019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