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黄婉秋:用山歌唱好中国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

表演艺术家、《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在2019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上发言

表演艺术家、《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在2019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上发言

大家好!

我叫黄婉秋。因为上世纪在电影《刘三姐》中扮演刘三姐这一角色,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比较深。所以,大家经常称我为刘三姐。我很自豪,同时也很惶恐。自豪的是,大家称我为刘三姐,是对我演出角色的认可;惶恐的是,我时时刻刻担心我不能像电影中的刘三姐那样始终爱憎分明、智慧活泼,担心自己不能像电影中的刘三姐那样始终用山歌表达对人民的热爱、对善良的歌颂、对丑恶的鞭笞。

我很幸运,17岁时就能与“刘三姐”这一艺术角色结缘。《刘三姐》成就了我,她让我一下子就达到了人生艺术高峰。我这一生的艺术生涯都和刘三姐紧紧相连。我也下了决心,此生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幸福、幸运的是,50多年过去了,当我这个刘三姐变成了刘三妈妈,又变成了刘三奶奶的时候,人们依旧称呼我为刘三姐。我想,这应该是对我半个多世纪来,坚持弘扬刘三姐文化、坚持为人民歌唱的一种鼓励和认可。

那么,刘三姐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我认为就是为人民歌唱,就是“用山歌唱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我们的山歌是人民的

中华大地上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们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是标注着鲜明地方印记的精神基因和情感寄托,深深融入在人们的血液中。这些产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歌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内心发出的旋律,这些山歌是劳动人民创作、劳动人民歌唱,抒发的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在我的老家桂林,乡亲们唱起山歌来可以三天三夜不休息,在广西的众多地方,乡亲们常常就是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那歌声里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真正的人民的声音。

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创作,巧妙地汲取了大量的广西民歌元素,达到了新中国民族歌曲创作的高峰,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时的神州大地,到处传唱着刘三姐的歌曲,不管是城市农村,还是山区平原,都飘扬着刘三姐的旋律。想想当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刘三姐的歌声居然能够那样迅速地传播和普及,这说明,真正好的优秀作品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喜爱。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永远牢牢记住这一点:我们的山歌是人民的。

我们的山歌是世界的

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中,我曾远行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把中国的山歌带给在那里的同胞。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而且,我很惊奇地发现,不仅仅是当地的华侨华人欢迎我,那些不懂汉语的外国人,也同样很喜欢刘三姐的旋律,很喜欢刘三姐的故事,很喜欢听中国的山歌!这印证了一句话:对于艺术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艺术,必然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这也说明,只要你的民族艺术作品足够好,能走进的可以是全人类的心灵。我们的中国故事,可以随着这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熟知、所接受。而刘三姐音乐做到了这一点,刘三姐的故事已经为世界所熟知。我们近年来的许多文艺作品也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山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山歌是时代的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的艺术有一个时代的风貌。我们要继承传统、保留好的传统艺术风格。但是,时代前进了,艺术也要前进。所以,为人民歌唱,也要有新的内容。

随着文化产品需求日趋多元化,“刘三姐”文化也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一代观众的问题。这既有时代因素,也涉及文艺再创作的问题。传统文化如果缺乏创新,脱离了时代主题,当然很容易失去吸引力。刘三姐文化具有超时代的文化内涵,关键看如何发掘。比如故事中的山歌文化、情节等方面都有再创作的空间。为此,我们做了许多探索。创办“刘三姐艺术团”,打造了“歌仙,刘三姐”,用于展示刘三姐文化及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只要在桂林,我几乎每天到景观园表演。

电影《刘三姐》问世已经快60年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品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从小接触现代化的东西,喜欢节奏快的文艺作品。我们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尝试着创作新的山歌,力图跟上时代的步伐。近年来,我的团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根据青年人的审美特点,在阳朔打造了“全息魔幻音乐剧”《遇见刘三姐》,用全新的方式传承刘三姐文化,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将永远为人民歌唱

2015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我“德艺双馨终身艺术家”称号。我不会辜负这一荣誉。为人民歌唱,是“刘三姐”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一生坚持的艺术追求。我将永远为人民歌唱。

(本文系表演艺术家、《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在2019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