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弘扬“晋江经验”加快建设现代化泉州

——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专场

人民论坛网福州9月5日讯 (刘时安 陈雨桐) 泉州,古称刺桐,在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泉州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前沿和侨乡优势,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爱拼会赢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创新实践,创造了“晋江经验”、“泉州模式”,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陈雨桐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总有这么一股精神在泉州,输人不输阵,面对创业坎坷,输赢笑笑,充满韧性。”5日,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专场举行,会上,泉州市委书记康涛阐述了泉州人坚韧不拔,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

泉州市委书记康涛作主旨发布  摄影 陈雨桐

康涛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变化,概括起来有“四个一”:

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小康富裕。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1949年,泉州GDP1.33亿元,1978年人均GDP排在全省末位。发展到2018年,全市GDP达8468亿元、占全省2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成和四成。

从工业基础一穷二白到制造业大市。新中国成立时,泉州工业大部分是手工作坊,又地处海防前线,常年投资少,工业基础长期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农民卷起裤管、洗脚上岸,做起了“小商品、大市场”,拉开了“三来一补”的乡村工业化,民营经济迅速成长。2018年,工业规模1.82万亿、约占全省1/3,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装备、石油化工7个千亿产业集群。

从“乡镇企业一枝花”到县域经济竞相发展。1984年泉州诞生了全省首个亿元镇——陈埭镇,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当时,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泉州也素有亲帮亲、邻带邻、抱团发展的传统,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等迅速发展,形成一县为主、多县分布、成龙配套的产业集群。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5县(市)多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从“南北一条街”到环湾城市格局。泉州市民把当年老城区描述为“一二三”,即“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路上三岗亭”。1978年,建成区仅7.74平方公里,相当于宋元时期的规模。今天的泉州,古城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国家试点,新城“沿江、环湾、面海”发展,成为当代海丝战略支点城市之一,相继举办中阿城市论坛、海丝国际艺术节、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等重要活动。

2013-2018年,泉州GDP年均增长9.3%,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1%,亿元企业数从1704家增加到2692家,制造业占GDP比重稳定在50%左右。

“习总书记总结的‘晋江经验’是泉州改革实践的制胜法宝,也是指导泉州不断跨越的重要思想武器。”如何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康涛将主要做法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抓产业链,做强“三个板块”;二是抓创新驱动,加快“三个赋能”;三是政企互动,着力“三个关键”。

2013年以来,泉州工业投资占固投稳定在35%左右,年均增长17%,去年高新技术、石油化工投资增长均超40%。目前,投资超30亿的在建制造业项目16个,其中超百亿5个,总投资1300亿元。

同时,泉州抓创新驱动,加快生产赋能,通过机器换工,从人工车间转变为智能车间;加快产品赋能,通过融入新技术新材料,大力培育一批专注制造业的本土科技小巨人;加快平台赋能,以供应链为纽带,鼓励“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进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从“千军万马跑供销”到“千企万商网相连”。

“既亲又清”的政企互动是泉州营商环境独具特色的一环。“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康涛表示,一方面,泉州压缩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让企业“谁来办事都一样”;另一方面,党政干部大胆与企业家交朋友,出于公心,敢于担当,帮助企业应对挑战。

如今,以民营经济闻名的泉州市堪称全省民营经济风向标,民营经济的贡献可概括为“88999”,即贡献了泉州市80%的税收、80%的GDP、90%的研发投入、90%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

“泉州人有精神、企业有根、社会有活力”。康涛说,“我们一定常学常新、常讲常新‘晋江经验’,落实好中央、福建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信心满满地建设‘创新、制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

[责任编辑:王驰]
标签: 晋江   泉州   现代化   经验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