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枕云卧水铸禹魂 勇立潮头奏凯歌

——江苏省盐城市通榆河枢纽工程管理处发展纪实

在优美的东方湿地,在辽阔的盐阜平原,在秀丽的通榆河畔,镶嵌着这样一串“璀璨明珠”:一座座水利工程宏伟壮观,默默守护着一方的安康;一道道河渠清澈明亮,蜿蜒流淌着丰收的希望;一处处风景幽雅静谧,谱写出人水和谐的篇章。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这里一步一景、如诗如画,这里就是盐城市通榆河枢纽工程管理处。

2000年3月,为加强通榆河枢纽工程的统一管理,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盐城市通榆河枢纽工程管理处,副处级建制。管理处所辖通榆河枢纽工程位于滨海、响水两县境内,是江苏省“江水北调东引”通榆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大套一站、大套二站、废黄河立交、引水调度闸、大套船闸、响水船闸6座大、中型水利工程及其相关配套涵闸组成。工程于2003年全部建成,总投资近4亿元,有效联系沟通废黄河、通榆河、灌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四大骨干河道,是盐城市最大的综合利用水资源、实现跨区域调水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排涝、灌溉、挡潮、调水、航运等综合功能,直接受益范围约2515平方公里。

就是在这片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盐城土地上,枢纽人扎根基层、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坚持除害兴利兼顾、防汛抗旱并举、管理服务结合,用汗水筑就了水利工程体系,用辛劳演奏出治水的动人赞歌,用智慧谱写出奉献的风采诗篇。

防汛抗旱保安澜,兴水除害惠民生。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枢纽人始终把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作为第一要务,将“兴一方水利,保四县安澜”视为己任。平时注重职工业务培训,细心保养机电设备,定期检测工程设施,确保做到工程随时拉得出、打得响。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工程在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显著的工程效益。近5年,泵站抗旱、排涝翻水14.2亿方,涵闸引排水73.8亿方,为促进工程受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创新强活力,达标升级争一流。强化工程管理精细化、法制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建设,在处属6个管理所全部创建为省一级水管单位的基础上,编制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方案,全力推进以处为单位的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工作,抓住重点,突出亮点,解决难点,全面加强软件、硬件整改。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竞聘上岗、分配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不断激发单位发展活力。工程管理务实创新,规范管理自成体系,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以创建江苏省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为抓手,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着力健全安全生产防控体系、防汛防旱动态管理体系,有效保障工程运行安全。2018年11月,枢纽处高分通过了水利部的考核验收,成为江苏首家由7个单位整体打包创建的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科学管理求精细,现代化建设见成效。编制出台5项典型工作作业指导书、岗位说明书、日常工作流程和《枢纽机电设备手册》,强化过程控制,规范管理行为,为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南。纵深推广精细化管理,把精细化理念向财务、安全等日常管理各个方面延伸覆盖,实现从定性到量化、静态到动态、粗放到精细转变,推动精细化管理落地生根。统筹全处技术力量,创新推行“大工管”管理模式,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做到实施方案、招投标、监理、检测、审计、验收“六个统一”。根据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管理处提出“建成六大体系、实施七项工程、夯实五个支撑、强化四项管理”的总体布局,加快建设与水利基本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枢纽工程体系。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系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管理硬件设施水平,促进运行效能和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开启信息化引领新模式,建设全处运行调度指挥中心,推进工程控制运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构建覆盖全处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强化作风提效能,优化服务树形象。围绕“行风创优、效能提升”的目标,切实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督查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制度。健全督查机构,强化作风、行风效能建设,对“慵、懒、散、拖”等不良现象开展专项治理,实行督办单制度,严格考评、按月通报、奖优罚劣,用绩效管理的导向性作用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力和内生动力。处属大套、响水船闸作为窗口服务单位,以“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保证经济效益”为目标,推行“四零服务”模式,建立廉政宣传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两走访活动,实现服务水平、闸费收入双提高,安全运行零事故、廉政建设零投诉,荣获“盐城市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称号,响水船闸“四零”服务模式在新华网、响水电视台进行深入报道。近5年,两船闸累计收取闸费1.9亿元,过闸船舶吨位2.5亿吨,为船民致富奔小康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引领提品位,凝心聚力铸和谐。全面弘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勇争一流”的管理处精神,构建人水和谐新秩序,打造特色工程景观,增强文化发展自信。推动现代化、拓展水文化,塑造枢纽文化品牌。作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管理处依托资源优势,创新水文化陈展方式,做到站站有特色、闸闸有创新,全力打造“环境幽美、生态宜人、文化丰富”的魅力枢纽。管理区内闸站相连、草盛树茂、环境幽雅,壮美的水利工程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交融,治水历史、废黄河文化深蕴其中,“万鸟天堂”“船闸公园”等已成为闻名当地的休闲游览景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开展党建、帮扶共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党建工作卓有成效、文明创建硕果累累。近年来,管理处先后荣获 “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水利系统文明标兵单位”“盐城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枕云卧水铸禹魂,勇立潮头奏凯歌。盐城市通榆河枢纽工程管理处将继续以兴水安澜为己任,强化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创新、科学管理、真抓实干,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法制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创具有枢纽特色的管理现代化新局面,为保障工程受益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盐城市   枢纽工程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