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
7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这句告诫,给全体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这些干部,无疑与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背道而驰。
我们不禁进一步深思:这四类干部到底长啥样?有哪些特点?为何会出现?
近年来,人民论坛针对为官不为、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干部推出了多期特别策划及智库报告,深刻分析了这类干部的成因及应对之策。今天,思响哥梳理其中精彩内容,供广大干部对照、学习。
官场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画像
在思响哥看来,首先需要对这些干部进行精准画像,将其言行特点描述刻画清晰,这不仅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对照自身,也便于群众发现识别,便于组织部门考核,便于纪检部门问责。
“太平官”“潇洒官”:求稳怕乱,贪图安逸
一些领导干部对上级决策部署的事项,敷衍塞责,相互推诿扯皮,“把文件传过来传过去,尽画圈”。
这类官员遇事总想四平八稳,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或棘手的矛盾问题,千方百计找借口,把矛盾问题转移出去或者往后推,“嘻嘻哈哈打圆场,嗯嗯啊啊充呆汉”,“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
而在生活上却贪图安逸享受,吃讲档次、穿讲名牌、住讲华丽、行讲舒适、玩讲潇洒。
“庸官”:为避免“事多错多”,推诿扯皮
这些领导干部为追求“少办事少担责”,想尽法子不办事、少办事。
只要不影响自己利益与职位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装聋作哑;凡有难度有风险的事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将事情先推给他人,推不掉的就设法绕行,绕不过的就尽量拖延。
上级没批示、他人不配合、别人有意见、条件不成熟……都是信手拈来用于拖延搁置的借口。
“懒官”:为图简便省事,做事思维简单
有一部分官员并非办事拖拉、推诿回避,而是懒人懒办法,懒人办懒事,一出现问题,不论其复杂性,只图简便省事,不做具体分析,不顾成效与后果,简单决策一刀切。
对他们来说,这既省去了调查研究之苦,也避免了日常管理的麻烦,但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对民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官油子”:做“表面政绩”混位置
“官油子”是指那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善于见风使舵、邀功诿过的官员。他们的懒散只体现在施政,而对于作秀贴金之事则乐此不疲。对于下级和群众,内心冷漠,尽量欺瞒,敷衍了事;对于虚假的台面和形式,则不遗余力地经营。
在他们看来,与其冒大风险去解决矛盾问题,还不如多做些“表面政绩”博个好名声、混个好位置;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霸气”干部:既不作为、也不担当,但却官气十足
这些人只唯上保官升官,在更高的领导面前唯唯诺诺、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在下级和群众面前却官气十足、装腔作势,十分霸道。
事实证明,凡是“霸气”的官员必然是官僚主义,而官僚主义又必然导致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霸”而后“腐”,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可以说,霸道是官员腐败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