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2)

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制定政策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首都的文化建设内涵丰富,范围宽广。从战略角度看首都文化政策,应运用好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简要说就是,任何一点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谈北京市的文化发展,要考虑北京在大系统中的坐标定位。把这个坐标想清楚,一个看时间轴,一个看空间轴,还要看发展的方向轴。时间轴上,北京新版城市总规,规划目标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现在做的事情,包括三个五年规划在里面,这是北京的独特优势,要有洞察力、前瞻性。空间轴上,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来说,起到聚集效应;对于世界来说,起到放大作用。发展方向轴上,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谐”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宜居”的人居环境体现的是物质符号,“之都”是行为规范制度方面的引领示范。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符号的、精神价值的、行为规范的,在“和谐宜居之都”目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信息论强调决策的科学性源于信息的完整性,从这个角度看资源的梳理和整合。一方面要建设科学的、完整的、权威的大数据,另一方面要整合北京自己的信息和资源数据。人才是北京最大的优势资源。北京应立足优势,在小政府、大社会中间创造形成资源统筹机制,充分促进资源转化和效能发挥。

控制论就是反馈调节,再反馈再调节,直至目标。调节涉及到科学的指标体系。文化指标体系以前常用的两条标准是主旋律和GDP,主旋律意在社会效益,GDP意在经济效益。而从文化属性看,文化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文化产业与衣食住行直接相关,还应关注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将其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三维度。目标明确之后随之应建构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利于根据反馈进行政策调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关键词,可以作为北京政策制定的指路明灯。一是多元,多种文化和文明共存;二是平等,既关注本地居民也服务外来人口;三是包容,展现大国首都胸怀;四是互鉴,注重与国内和国际交流互动。

发挥当代艺术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李文华:当代艺术是当今艺术领域最主要的、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是创新的艺术,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当代艺术的梳理、积淀、研究,事关我国在国际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当代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塑造形象,而是聚焦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也在向更广泛的内容延伸。当代艺术是稀缺资源,无论是艺术家、创造力,还是好的作品,都是穷尽人的智慧而成之。

而从全球范围看,华人群体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最活跃的主力,中国是当代艺术最活跃的地区。北京应鼓励当代艺术发展,探索从艺术基金、专业奖项、美术场馆、艺术园区和艺术品保税区或自贸区建设等方面,支持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展览活动,努力打造当代艺术的国家队,聚集、积累创新的艺术资源。

当代艺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链条的制高点是设计,而设计的艺术源头是当代艺术。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工业品,多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要高度重视当代艺术在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公共项目中的作用。当代艺术同科技融合发展,对于拉动工业化的进步和创新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存在重科技、轻艺术的情况,项目很多,但孵化成功率并不高,缺的是创意,是原创。原创光靠科技还不够,要有艺术的力量催化、成形。通过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在科技园区建设当代艺术美术馆,在公共区域恰如其分地设置当代艺术作品,助力市政建设等方式,鼓励当代艺术家更多地参与科技和公共项目,鼓励更多的企业家、科学家同艺术家碰撞灵感,为企业创新开辟新天地。

首都文化发展必须重视景观与文本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人类知识增长依靠三种文本,一是书面文本,包括历史文本和当代研究的优秀成果。二是口头文本,人们交谈中获得大量的知识。还有一个是景观文本,大地上离不开景观,景观不是死的。大地上的景观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从景观文本看,首先应注意空间的整体性。比如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通惠河、积水潭都是其中的景观,但是南新仓,目前有六七座古代的粮仓,与其他省市粮仓遗址相比,作为皇家粮仓的建筑形式非常独特,应同通惠河联系在一起,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还应注意历史的整体性。以长城为例,人们只看到雄伟壮观的明长城,却忽略了早期的长城景观。燕山山脉上遗存了大量的苍老的北朝长城,与漂亮的明长城并存,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历史的衔接性和差异性,也是北京地区长城文化独有的内容,应加强完整的历史讲述。

景观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呈现需要依靠文本。总体上看有两个问题,一是文本的集纳传播需要加强。这方面要有一个平台,集纳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古代文献和当代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北京市已经建立的“北京印迹”网,应扩大延伸覆盖,做到一网打尽、滴水不漏。比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每年引导支持学者研究,经常涌现精品,如何使其真正发挥社会效益,并面向各级领导干部、青少年等群体形成有效传播,不能让它束之高阁。另一个是文本的加工需要加强。北京悠久历史中,很多故事应该传承下来、流传下去。比如我党早期领导人在香厂地区的斗争事迹,作为历史发展的组成事件,应加强加工。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首都   文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