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扶贫协作打赢了翻身仗,展示了金华干部风采;脱贫摘帽完成了攻坚战,体现了金华帮扶力量。”
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的(武义嘉陵)东西部协作产业园30万亩优质柠檬木本油料产业基地,浙江金华援川干部、浙江驻川南充市片区长、南充市政府副秘书长马越在肯定浙江金华援川干部各项工作的同时,更是勉励他们要在两省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帮扶领域,完善帮扶机制,提升帮扶成效,全力助推对口地区脱贫攻坚。
在浙江金华与四川南充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背景下,是金华市委派出了11名干部赴对口地挂职帮扶并在当地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金华向四川派出教师、医生、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99人,为当地培养专业技术团队,支援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吉安河柠檬基地7000亩,花椒木本油料产业基地扩建4000亩,西河流域万亩茶桑基地新建2400亩茶(良)桑示范产业园、建设桑资源基因品种园300亩、桑树林下间作100亩、桑基鱼塘30亩;临江两岸生态农业产业园生态养猪场建设2000平方米……”作为对口支援嘉陵区的援川干部、南充市嘉陵区委常委、副区长朱鹏说起嘉陵的浙川合作项目如数家珍,他告诉笔者,援川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地域资源和特色,结合地方产业优势,起带头引领作用,要变“输血”为“造血”,真正为嘉陵的精准扶贫及高质量发展“加油“赋能。
助力:东西协作牵红线,桑叶树变成“摇钱树”
南充嘉陵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这里气候舒适,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中国长寿乡”“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的美誉。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以栽桑养蚕为生,蚕茧、生丝、桑茶品质优、产量大,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然而,由于种植分散、科研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原因,长期以来广大嘉陵桑农未能实现脱贫致富。自2018年浙江武义与嘉陵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两地政府积极为东西部蚕桑企业牵线搭桥,整合蚕桑产业优势资源,让嘉陵桑叶变身“黄金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2018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支持助力下,银海丝绸公司赴上海参加了“2019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正是在这次的展会上,银海丝绸送展的蚕丝被产品吸引起了上海水星家纺的目光,银海丝绸与水星家纺决定在合兴嘴村共建5000亩蚕桑基地,由此开启了一扇东西协作的致富大门。
2019年5月23日,在嘉陵区新庙乡合兴嘴村,上海水星家纺和嘉陵银海丝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5000亩蚕桑基地共建、黄金丝技术研发、蚕丝制品回购等方面签订了5年的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水星1号”黄金蚕正式落户嘉陵,东部地区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人力优势、基地优势得以充分结合,堪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黄金茧”“黄金丝”制品将成为全国纺织行业一大亮点,普普通通的桑叶经过新蚕种的“加工”变成产品附加值极高的“黄金丝”,原本沦为“鸡肋”的桑叶,现在供不应求,预计每亩桑园可增收20%。此外,该产业园创造用工岗位120余个,带动46名贫困人口脱贫,千亩桑叶终于“化蝶”成为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框架下,“水星一号”蚕种顺利完成了从“萌芽”到“破茧”再到“化蝶”的整个过程,对企业而言,是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优质示范,对嘉陵而言,是一条从“蚕桑大区”向“蚕桑强区”转变的康庄大道。此举既填补了嘉陵桑蚕缺乏新品种的空白,也解决了嘉陵丝织品附加值低的难题,更促进了“嘉陵造”丝绸走向全国。未来,嘉陵将继续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将东部的企业、技术、市场引进来,将更多更好“嘉陵造”的产品推出去,与东部地区一道,携手并进共赴小康。
“没有浙江援川干部的挖掘助力,没有浙川合作助力,我们就难以走出大山到上海,并赢得这样的合作机会与发展空间,要感谢援川干部,感谢两地的东西部协作部门,真正让我们绿桑叶变身‘黄金叶’,也解企之困、解民之忧。”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君充满感情的向笔者表示。
“触电”:走出电商致富快速路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句在嘉陵区新庙乡曾经流传过数辈人的谚语,在脱贫攻坚的历史大潮中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村村硬化路,连山又带沟;户户便民路,出门不带泥。”群众自创出新的谚语在深丘脊梁的新庙乡又传唱开来,而最让乡亲们喜出望外的却是另一条 快速的通道,一条将农产业品直接带入市场的通道,一条依托致富带头人陈冬鲜销农副产品增收致富的农村电商通道。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新庙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提出“人均一亩桑、脱贫奔小康”的思路,着力发展特色果桑产业1500亩、弥猴桃500亩、柠檬1000亩、花椒1000亩。从中看到机会的当地人陈冬于2014年回乡创业,但创业之初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电商创业模式。2018年,到嘉陵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指导的援川干部到新庙乡考察,现场了解到陈冬的具体困难,推荐陈冬参加到浙江武义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以期他在培训中寻求专家答疑解惑。
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陈冬带着他的问题到浙江武义参加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学习带领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真经”。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和学员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陈冬围绕 “如何做合格致富带头人”等课题进行了深入了研究,拓宽了眼界,激活了思维,增强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
通过系统的培训,陈冬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决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组团发展,牢牢抓住产品和市场两个重点,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在武义的电商培训助力下,经过多方努力,陈冬的电商之路越来越宽,一年来他帮助乡亲销售农产品80吨,年网售订单近1万件,销售额达200万元,辐射全乡10个村居,带动群众近1000户,其中贫困村5个,贫困人口400人。
“是浙江武义的专业培训,让我开阔了思路、拓宽了眼界、看到了机会、赢得了商机,要感谢武义,感谢援川干部。”陈冬感慨到。
在陈冬创业故事的背后,是浙川合作的电商助力。朱鹏告诉笔者,2019年武义将助力嘉陵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通过电商助力,有利于增加该区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真正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让嘉陵农产业“触电”走向世界。
“输血”:东西部扶贫协作出成效
不论是电商助力、还是农业助力等各项产业扶贫及惠农措施,都只是浙川协作的一个缩影。
2018年,武义县向嘉陵区援助财政帮扶资金3000万元,完成100%。向嘉陵区选派干部2名,技术人员14名。嘉陵区贫困人员到浙江就业37人,就近就地就业289人。
——培训支持:支持举办人才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708人,其中干部人才培训班4期,培训230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5期,培训478人。
——资金支持:2018年,武义县对口帮扶资金3000万元,用于花椒木本油料、电子商务进农村、桑茶基地、晚熟柑橘基地、临江两岸生态农业、白平食用菌、一碗水田园综合体等7个产业项目、1个劳务协作项目和1个人才支援项目。其中:产业扶贫2900万元,就业扶贫70万元,人才支援项目30万元。
——产业支持:及时出台《嘉陵区东西部扶贫协作优惠政策(试行)》,同时制定“一企一策”积极吸引浙商企业来嘉投资。2018年招引4家浙商企业落户嘉陵,共完成实际投资11.93亿元,带动2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劳务协作支持:安排帮扶资金70万元用于劳务协作,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474人;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4期,培训81人; 2018年已组织22名学生到武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培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2名;举办武义县一嘉陵区就业扶贫大型现场招聘会3场,提供2200个就业岗位,现场签订意向性用工协议216人,向浙江省转移贫困人口37人。
——奔康支持:两地签订东西扶贫协作结对帮扶专项协议24份,全区共有1个镇、1个村、1所医院、2所学校与东部结对,村企结对9对。武义县动员社会各界捐赠资金497.7万元,赴嘉陵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28人次。
……
“造血”:东西部扶贫协作出“经验”、助成长
据了解,金华武义援川干部围绕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总要求,在资金使用创新、项目监管、产业合作带贫途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两统筹”放大资金效益。充分发挥武义县帮扶资金撬动作用,坚持将帮扶资金与全区脱贫攻坚整合资金统筹使用,探索推进“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脱贫攻坚整合资金+社会资金+扶贫小额信贷”多方投入模式,合理使用浙江产业帮扶资金2900万元,区级整合投入资金1.1亿元,发展柑橘、木本油料、蚕(茶、果)桑等特色种植3.2万亩,带动8544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受益”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协作惠农”原则,建立健全协作项目与业主、群众、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增强贫困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补助资金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扶贫协作产业项目业主必须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实现了一般农户、贫困户、村集体、业主四方共赢。
让农民从中获各益的同时,获得可持续的农业收入,实现“造血”功能。
“输血”是必要的,“造血”更是必须而长效的,通过“造血”功能,可以真正实现援川助力,让嘉陵人民与武义人民一道携手奔小康。
持续助力:巩固脱贫成效、实现全面小康
浙江金华援川干部、南充市嘉陵区委常委、副区长朱鹏表示,接下来,将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双方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续发力推进:
——在农业产业协作上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培育新型主体和致富带头人,拓宽带动贫困户增收渠道。
——在推动企业落地上持续发力,力争再招引一批企业入住嘉陵,力争再解决一批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推功嘉陵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上种续发力,抓好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劳务信息共享、组织化劳务转移、订单式培训等方面工作,促进贫困户、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动员社会参与上持续发力,引导社会力量、聚集各方资源,加大消费帮扶、残疾人帮扶、电商帮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新机制,创新新举措,拓展新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良好局面,助力嘉陵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全面小康。
(周星亮 沈贞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