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存世最完整宋代官员履历曝光

国宝“南宋徐谓礼文书”公开展出暨浙江武义博物馆开馆

近800年前的纸质文书完好无损,目前国内出土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宋代“官员档案”前所未见。文书包含的重大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今天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惊世重光。5月24日,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公开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公展活动由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当天,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博物馆馆长,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40多家全国知名媒体齐聚武义,一睹徐谓礼文书这一国宝的真容。

出土于武义县徐谓礼墓的徐谓礼文书,是目前国内出土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宋代纸质文书。为更好地保护、展示、研究南宋徐谓礼文书,武义县委、县政府加快推动博物馆新馆建设,专设南宋徐谓礼文书陈列厅。

17长卷4万余字: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官员档案”

徐谓礼文书共有17长卷,各卷长度不一,共计长32.2米,宽约39.5厘米。文书分为告身、敕黄、印纸三种类型,共有4万余字,数量最多的就是印纸,合计80则,共13卷。据考证,印纸此前只见于宋代的文献记载,徐谓礼的“印纸”是首次得见的实物,且内容丰富、类型众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据介绍,“告身”,就是官员阶官的“任命状”,由三省宰执签署。“敕黄”,即官员的“差遣委任状”,由尚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签发,用黄色绫纸书写,故而得名。“印纸”,则可以理解为官员的“业绩考核表”。当时,官员上任,由上级部门颁给一张印纸,记录着该官员任内的考核内容(称为“考课”),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

根据文书的内容,可以描绘出徐谓礼这个“官二代”一生仕宦的“形迹图”。

徐谓礼出生于1202年,字敬之,武义县人。他从政30多年,从九品的承务郎一直做到从六品的朝散大夫,中间经历了13个官位的阶梯。1254年,卒于“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的待阙期间,走完了一个南宋普通官员的典型人生。徐谓礼文书随本人葬于距武义县城5华里的龙王山麓,历经800多年,直到2006年左右被人挖掘。

专家介绍,南宋迁都临安,当时的浙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一直以来,浙江并没有发现太多重量级的南宋文物。徐谓礼文书的出土,不仅是宋史研究领域的大事,也是我国文献史上的大事。它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浙江发现的最重要的宋代文物。

历经曲折终于“回家”:从一张照片追查出被盗文书

深埋地下800余年,又遭盗墓者盗窃、几度流转,徐谓礼文书的“回家”历经曲折。

2011年春节前后,武义县博物馆原馆长董三军偶然发现一张照片,照片里是据传出土于武义近郊一座古墓的文书。从显示的信息来看,这卷文书记录着一个名叫徐谓礼的南宋官员的当官经历,内容前所未见,而且保存十分完好。如果这卷文书是真的,那它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将不可估量。

既震惊又怀疑的董三军,找到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代历史文献专家郑嘉励。在研究过照片以后,郑嘉励认为,这件宋代文书是真品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堪称国宝。2011年3月,武义县博物馆会同警方,向主要领导做了汇报。县领导高度重视,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

据照片的来源者、收藏爱好者小吴回忆,照片是他在一次和藏友的交流中得到的,至于是谁给的,早已记不清。警方扩大搜索范围,几个月后锁定了目标。办案民警乔装成“富二代”买家,顺蔓摸瓜追查文物线索。2011年12月28日,警方将嫌疑人程增达、杨月法等五人先后缉拿归案,同时还查获了作案工具和大量赃物。13卷徐谓礼文书也分别在这几个嫌疑人家中被缴获。2012年7月5日,又将流散到北京的另外4卷文书追回。经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南宋徐谓礼文书”系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据盗墓者称,因为文书纸张完好、字迹如新,以至于一直没有人相信这是南宋旧物。因为长期无人识货,才让文书侥幸地留了下来。郑嘉励解释,这与宋代的墓室追求密闭、坚固、深埋、防腐等特点有关。

“徐谓礼墓的坚固程度超出想象,内部得用电钻才能凿开;墓室用三合土填筑,石板密封,棺木保存完整;文书包裹严实,加上纸张本身质量也好。”郑嘉励说,如果墓室当年没有被盗,再过十年百年文书也不会腐烂。

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环境:助力国宝的保护与研究

2012年盗墓案被破后,文书一直保存在老博物馆的库房里。武义博物馆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更好地保护和研究展示南宋徐谓礼文书,武义县委、县政府投资近2亿元,精心打造博物馆新馆。

新馆馆舍地面建筑面积10998㎡,展陈面积约4000㎡,藏有各类文物11459件。据馆长傅毅强介绍,他们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展出环境,专设南宋徐谓礼文书陈列厅,引进加拿大精密仪器控制温湿度,采用7台与大英博物馆相同的德国汉氏展柜展出文书原件。原件陈列室内严格控制光污染,一天24小时温度始终保持在20℃,湿度55%左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馆内还设有多元的功能区。3个常设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基本陈列厅包罗万象,集中展示了武义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婺州窑专题厅雅俗共赏,再现了武义地方瓷窑文化。新馆同时配有文物修复室、鉴赏室、摄影室等完备的文物功能区,拥有第二课堂、视听室、拓展区、传承区等灵活的社教功能区,以及多功能报告厅、茶咖阅览区、中庭园林等多样的文化休闲区。

武义县主要领导表示,依托新馆的平台,他们将深入研究徐谓礼家族交游等历史,挖掘南宋徐谓礼文书文化价值,认真筹划南宋徐谓礼文书学术研讨、文书纸张复原等工作。以历史文化为支撑,打造武义文旅融合新亮点。

让文物说话 历史智慧星光闪烁

跨越800多年时光,徐谓礼文书的现世,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界细化研究宋代官制,更在当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

据专家介绍,作为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干部档案”,徐谓礼的政治生活是在南宋官僚制度、文官政治体系的大框架下展开的。宋代“文官政治”,有个重要特征,就是权力的互相制衡。在中央,三省分离,互相制衡。“三省六部”以外,又设有独立的监察机构——台谏,以制衡相权。权力的根源是人事任免权,文书的核心就是人事任命的程序记录。在官员任命的过程中,各个机关彼此制衡,这就是中枢权力平衡的大要。

在地方,“分权制衡”的理念,也得到充分的贯彻。州府长官是知州、知府,副手是“通判”,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知州。县级政区,设有知县、县丞、县尉以负责地方民政和治安,同样贯彻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文官政治,以科举制度为基石,以权力制衡为理念,文书展现的人事任免程序,完整体现了南宋官制运作的基本面。相对公正、开明的政治气氛,是南宋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这些凝聚着古人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对今天也不无启发意。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苗书梅专业从事宋代官员选任制度的研究。她说,徐谓礼文书可以推动学界对宋代职官制度在任用、升降、俸禄等每个环节细化过程的研究。

“徐谓礼文书是中古时期,一个普通官员从底层一步一步走到中层,一个完整的记录,目前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文书,可以观察到宋代官僚制度的某些基本情况。”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说,在现在的干部体系里,对干部的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徐谓礼文书让大家看到,宋代对一个地方的官员是怎么样进行考核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史为鉴,借古人的智慧为今用。目前,全省已组织专家学者着手研究文书中承载的关于干部体系的内在机理,与当下干部体系进行对比,推进完善体制机制。随着文书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文化的价值将不断得到挖掘。(周星亮)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履历   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