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品味习近平讲中国故事的五大艺术

作为中国故事“第一讲解人”,习近平总书记以身示范,在诸多外交场合用“讲故事”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经他娓娓道来,“具有令人震撼的思想力量、直抵人心的人格力量、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习近平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学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善用中国古诗词

讲述中国价值观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2013年,我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蓝图初步绘就,成果逐渐呈现。在这一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相识相知,结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出自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寄欢州》。意思是:虽然路途艰险,只要心意相通,就无畏路途的遥远。

当今的国际合作中,不同的国家犹如朋友一般,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也就不用担心彼此地隔千里,相距遥远。

“一带一路”能够从2013年的倡议,到如今蓝图初步绘就、成果逐渐显现,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

习近平主席通过引用古语,旨在表明只要不同国家能够不忘合作的初心,坚定不移的前进,就能够不畏距离的遥远,迎来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表达,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帮助国际社会理解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和道路选择。

语言坦诚务实

讲述中国选择

中国扩大开放的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平等对待中国企业、留学生和学者,为他们正常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活动提供公平友善的环境。我们坚信,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大大小小百余次重要讲话,包括大量的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等,形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充满了语言魅力,坦诚务实就是其突出亮点。既亲和有力又掷地有声,真正能入耳入脑入心。

中国走自己的路,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仔细品读习主席的话语,我们可以感觉到讲得非常实在、坦诚。既讲了我们会怎么做,也讲了希望世界怎么做。明确传递了中国对外合作的原则以及发展观。

分享亲身经历

讲述中国发展之道

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在中国,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大发展、大变化,许许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发展进步,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习近平所讲的故事这样开始。

接下来,从白居易、苏东坡,讲到今天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一键联通世界……

一段话穿越千年。

故事又回到了现在:“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习近平在B20杭州峰会主旨演讲中的这番话,向世界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现代城市画卷。

这番话也是一个暗喻,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亦如一枚小小“鼠标”,点击它,打开的是整个中国画面,联通的,则是“整个世界”。

习近平以他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就是要让人明白,杭州之变不是一夜之变,也不是一城之变。他注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道路的价值,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讲述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迁,用真情的话语打动在座的每一位宾客。

回顾历史故事

讲述中国智慧

在独立自主精神引领下,55年前中法率先打破冷战藩篱,实现历史性握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我们应该保持定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相互尊重,继续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引领者,为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贡献力量。

——2019年3月23日,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的署名文章

深厚的传统友谊,静静流淌在历史长河中,佳话传扬。

当今世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人类社会必须团结起来重新树立希望,中国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

让故事来讲理,让事实来说话,让事例来说明,这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经常运用。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不仅表达了对法国的美好情感和特殊情谊,同时也向世界讲述了国与国间相处的中国智慧。

善用比喻例举

讲述中国外交义利观

总理女士是物理学博士,我由“牛顿力学三定律”联想到如何更好推动中德关系发展。一是牢牢把握中德合作的“惯性”。合作是中德关系的主旋律和大方向,双方要坚持不动摇。要继续加强高层交往,用好政府磋商、战略对话等机制,不断提升战略互信。二是通过深化务实合作提升中德关系的“加速度”。中国正在以改革促调整,以调整促发展。我们有信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德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两国要强化伙伴和机遇意识,本着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精神,不断扩大利益交融,全面深化务实合作。三是减少两国关系发展的“反作用力”。双方要着眼共同利益,求大同,存小异,减少两国关系发展的阻力。

——2013年9月6日,习近平在圣彼得堡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

习近平用“牛顿力学三定律”来阐述中德关系的大方向、新机遇和新问题。考虑到默克尔是物理学博士出身,从政之前一直是科研工作者,这里以牛顿力学为喻,既是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发挥,也体现出对默克尔学养的尊重,更能增进对方对中德关系健康发展的认同与理解。

这种讲述方式让人愿听、爱听,不仅能引起价值共鸣,并且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宣传效应,让世界生动阐释中国外交义利观。

资料来源:国际在线、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王驰]
标签: 习近平   中国   艺术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