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响中国 > 正文

以马克思主义视角透视"中国之治"的奥秘 (2)

“中国之治”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其设计的独一无二的政党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中国共产党怀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给人民带来了安康幸福的生活。

从治国理政的重要环节看,中国共产党具有超强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制定和实施了一个又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现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期间尽管有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更多的是经验和成就,朝着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家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罕见的执政奇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的政治保障。

从世界政党实践的视野看,中国的国泰民安,也受益于中国共产党设计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议政,没有西方式的在野党、反对党,政党关系和谐,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斗争,对世界上那些陷入“民主之殇”的国家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西方式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因各自利益而恶性竞争、互相拆台、效率低下、社会撕裂,甚至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的乱象,保持了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延续性、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成为“中国之治”的政治砝码。

  “中国之治”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人民立场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国之治”的群众基础和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名副其实地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得到人民的信任,才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高超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解决了安全和工业化这两个历史课题,不断打破西方的封锁、围堵,实现经济富裕、国家强盛。因为相信党,人民才会抵制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我国复制“颜色革命”的企图,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宁。我们党和国家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奋斗中诞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离开人民和人民的支持,将一事无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要解决的历史问题不同,工作的着重点有所差别,但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相同的:土地革命、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合作医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等等,都是以人民利益为归依的。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民生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个人所得税等等。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体上是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但还不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诱发了一些党员干部对金钱、财富的崇拜,出现了背离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宗旨,以权谋私的严重腐败现象,损害了党的形象、党群和干群关系,由此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并危及社会稳定;业已存在的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和隐患。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样的外部环境必然对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严峻影响和挑战。

西化派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靠 “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药方,妄图把改革引向全盘西化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国内“打虎拍蝇”,国际“天网”、“猎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调结构换动能,城乡统筹促民生。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做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都昭示着中国共产党驾驭全局、治国理政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党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和解决国内外的一切困难、矛盾和挑战,必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实现国强民富、长治久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奥秘   中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