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安徽南陵县:“四轮驱动”移风易俗跑出加速度

南陵县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通过建阵地、搭载体、强队伍、育典型“四轮驱动”,力促移风易俗迈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轨道,营造崇俭抑奢、向上向善的新风正气。

一、创设“阵地新引擎”。多元化投入建设多样化阵地。整合财政资金。建立“县规划、镇统筹、村负责”的协同治理体系,结合各村实际需求,打捆各部门相关项目资金,投放到群众自选的公益项目上,因地制宜建设“四墙三堂两屋一广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家风家训等文化墙,文化礼堂、喜庆堂、回然堂,公堂屋、民俗屋,农民文体广场等),实现移风易俗实践场所村居全覆盖。吸纳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帮建、联点共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群众主动参与,投资投劳。南陵县弋江镇奚滩村8位村民捐款27万元建设“西梅礼堂”,烟墩镇霭里村联合20多家“霭里人家”农家乐办好“喜庆堂”,许镇镇村民自发建设节地安葬“回然堂”……目前,全县53个村自发建设了红白喜事集中办理场所,有效拓展了移风易俗空间维度。

二、研发“舞台助燃剂”。搭建“美丽乡村大舞台”平台载体,立足“布衣”舞台、“草根”舞台,“三融入”引领移风易俗,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融入道德典型引领。对评选的各级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让群众身边的可见、可学的移风易俗标兵登上舞台,接受表彰、分享事迹、交流感悟,以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融入主题文艺作品。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建立文明乡风作品库,创作出“贴民心、接地气”的黄梅小戏《百善孝为先》《唱响核心价值观》、方言小品《随礼》《方便》《家和万事兴》、动漫视频《为移风易俗打CALL》、快板《联三村规民约》等众多移风易俗主题作品,上舞台展演,以优秀作品鼓舞群众。融入专题知识普及。设立趣味互动环节,通过诵家训、晒家风、说村规民约、猜灯谜、移风易俗有奖竞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助推观念改变,宣传文明风尚。3年来,南陵县举办各类“美丽乡村大舞台”活动180余场次,直接受众近40万人次。霭里“村长有约过小年、庆丰收”、峨岭“高铁小镇闹元宵”、联三“八月丹桂吟诗扬新风”等系列舞台活动,受到了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三、锻造“新风领航员”。发挥三支骨干力量,推动移风易俗。勇当“排头兵”。出台制度规范,采取正面倡导和严肃查处相结合,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财政供给人员、村“两委”成员率先垂范,设置移风易俗示范岗,每个岗位带动5—10户家庭践行移风易俗。建设“主力军”。全县村居按照“有能力、声望好、有热心、讲原则”的标准,招募选聘“四会”会长和成员,通过完善组织结构、培训政策法规、搭建活动平台,确保“四会”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推动移风易俗常态长效。乐做“志愿者”。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试行积分激励机制,开展专题宣传劝导、菜单式服务红白喜事等志愿活动,把移风易俗“说”到群众心坎上,服务“伸”到日常小事中。

四、增强“示范带动力”。按照“镇有特色、村有亮点”的思路,尊重民意,立足乡情,因村施策,鼓励先行先试,创建“五个一”示范点。一桌“八大碗”倡节俭。烟墩镇霭里村在继承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设计推出“霭里八大碗”菜品,设定了宴席菜肴数量,将宴席标准控制在360元左右,并向每年来此的数万游客推介。一餐“百家宴”促和谐。家发镇峒山阮102户村民,设“百家宴”相聚过佳节,共享团结大餐,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勤俭节约的新风尚。一间“回然堂”节资源。许镇镇把节地安葬作为移风易俗“发力点”,引导村民设置骨灰集中安放场所“回然堂”,助推集约生态文明殡葬。一所“西梅公堂”传家风。弋江镇奚滩村村民自发筹资建设“西梅公堂”,作为“喜事堂”,传承梅氏优秀家族家风家训,约定宴席规模和标准,每场办喜事家庭节省超过3000元。一个“主题街区”扬新风。三里镇在建成区精心设计“核心价值观主题大道、乡风文明街、廉洁文化街、诚信主题街”等主题街道,建立集中连片的示范区。南陵县充分发挥这些示范点的辐射、带动效应,总结提炼,宣传推广,由“五花争艳”形成了“文明花开满园”的美丽南陵新画卷。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