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旋律涌动。不消说霍尊、平安的专业演唱,不消说高校版的青春聚集,即使是地区版、行业版的《我和我的祖国》,在闹春者中,青少年也占八成左右。一张张脸跳动着稚气,纯洁无瑕;一张张脸昭示着高颜值、高智商、高素质,青翠欲滴,蓬勃生发。
透过乳源瑶族儿童艺术团,厦门六中合唱团,三沙市永兴学校,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倾情弹唱,我欣赏到民族文化的青出于蓝,领会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
透过北师大的红心贴、红心拍,我掂量到白寿彝教授总编的22卷本、12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通史》,“压轴之作”的爱国接力。
透过哈工大挥洒的国旗,我看到厚厚冰雪的神奇消融,看到“八百壮士”的科技风流,“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倩影,继继存存。
透过清华大学快慢相融的群舞,我听到九·一八的投笔从戎的枪炮声,一二·九运动的先锋引领,西南联大的弦歌不辍;领略到“名师云集,综理通识”的强大阵容,焕发强大力量。
透过最高颜值的武汉大学师生合唱、炫动迪斯科,我窥探厚厚黉门中的藏龙卧虎;爽目辜鸿铭、竺可桢、章伯钧、闻一多、郁达夫、李达、李四光、刘道玉等名家大师,后继有人。
老教授青春焕发。 吕岱恩网络截图
透过天津大学满园红披巾的潇洒,白发老教授的优雅指挥,无人机编队的造型飞翔,我感受到古老北洋大学堂的勃勃生机。
碧海蓝天,沙滩军港。央视新闻主播李文静领唱的三沙版《我和我的祖国》,宣示着军民团结的铜墙铁壁,也使人领悟到海军战士的铮铮承诺,“上岛就是上前线,守岛就是守阵地”。
袅袅炊烟里,隐藏着小小村落的灵秀,更升腾着座座高山的挺拔,勾勒着条条大河的奔涌。中华民族多难兴邦,任何自然灾害、强蛮侵略,都阻挡不了历史的前行,阻挡不了文明的赓续,阻挡不了意志的锤炼,阻挡不了滚滚尘烟的青春奔腾。
江山迭代,书写壮丽轨迹;各领风骚,演绎人生华章。韬光养晦,彰显和平大义;昂首阔步,巍然屹立东方。
在于嘉琪总导演的行业综合版里,我惊目那位酷似辛追的领唱姑娘,那么冰清玉洁,沉鱼落雁,势不可辱。
在C919飞机设计团队,“长征3号”“雪龙2号”“墨子号”“天鲲号”“复兴号”团队的高歌中;在南极科考队,塞罕坝林场突击手队,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振臂中;在兰考扶贫攻坚奔小康志愿者,赞比亚下凯富水电站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者的热泪中,我看到披荆斩棘、实现创新引领的忠诚担当,看到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两个一百年”“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大誓师。
幼时,我们紧贴母亲温暖的心窝,长大后,才意识那是祖国伟大的胸膛。少年时,我们勇士般中流击水的江河,成年后,才知道祖国是海我是浪。“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离开强大的祖国,我们什么都不是。
青春中国,放飞梦想。吕岱恩网络截图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强的时代音符。1985年,张黎填词、秦咏诚谱曲、李谷一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时,也许做梦都想不到,这首歌会家喻户晓,越来越受追捧,越来越激荡着民族奔腾的力量。
不管东南西北,还是男女老幼;不管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管新潮时尚,还是传统着装;不管民族唱法,还是美声、通俗;不管提琴琵琶,还是交响乐;不管迪斯科,还是民族舞交谊舞;不管舞动小红旗,还是红心贴红披巾。为什么所有视频快闪里,人们唱着《我和我的祖国》,都激情澎湃? 为什么国人听到这首歌,都血脉喷胀?为什么外国人评价这首歌“只会发生在中国”?
像《马赛曲》,像《松花江上》,像《义勇军进行曲》,像《绒花》,像《春天的故事》,像《强军战歌》,我们都在其中找到了深刻隽永、刚毅豪迈、鞭策奋进的密码。
文/吕高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