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读书 > 正文

他者眼光看甲午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有两个甲子,120多年了。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对打,是两国为朝鲜前途开打,因而这场战争的是非曲直,不仅要听中日两国的意见,还要听朝鲜人怎样说。如果没有超越性的立场,只是站在失败者的角度怨天尤人,肯定无法获得关于这场战争的真相,更无法汲取真正的历史经验教训。

研究甲午战争,还需要注意的一个视角是,经过先前近300年的扩张,东方对西方国家而言不再那么神秘了。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大量资本东移亚太,西方的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东方。虽然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关于朝鲜前途的战争,但这场战争的观察者不只是中日两国的近邻,还包括不计其数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官、传教士、军人、商人,甚至还有比较职业化的新闻记者。这些人,几乎纯粹地从“他者”立场旁观了这场战争。他们的看法对于矫正中日两国因利益、立场而产生的偏见、误解,应该很有帮助。

过去的100多年间,中日两国都对甲午战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文和日文的基本史料几乎穷尽。在近年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中日两国的学术界对这场战争有许多不一样的解释,但是想再扩充两国新史料似乎已经很困难了。除了中日两国,西方国家也有一些关于这场战争的档案记录,而且已有不少先后公布于世。比如美、英、俄、德等国的交涉史料,对于重建历史极富意义。

除了公私档案,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最大宗史料无疑是那时各国的新闻报刊。但是长期以来,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史料不够重视,总以为新闻记者只是事件的外围观察者,并非切实知道历史的真相,很大一部分报道往往是根据谣传捕风捉影、夸大事实。

确实,新闻记者很难获得高层政治决策内幕,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采访所得构建自己所了解的事件轮廓。事后复盘时,新闻记者的记录难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不可忽视的是,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外部观察,特别是对社会、风情、民意的体验,往往超越冷冰冰的档案,更具生活气息,因而值得大家格外重视。这正是新闻报道所特有的重要价值之一。

在近年的中文出版物中,根据当年西方媒体记录编译出版的作品很受欢迎,因为这些西方人的记录向中国读者传递了很不一样的历史信息。同属编译作品的《海外史料看甲午》,相信也会受到读者的关注。

《海外史料看甲午》的史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作为19世纪下半叶世界最有名的新闻画报,《伦敦新闻画报》当年的报道积累了大量素材,《海外史料看甲午》从中精心选择了2万多字战地观察者的报道和100多张精美图片。此外,这本书还从英国著名讽刺画报《笨拙》和法国的各种画报中选择了近400张图片以及随军记者、观察者的文字记录。西方人的记录、评判,提供了一个相对超越中日两国政治立场的观察视角,相信这不仅可以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也会逐渐改变研究者的某些既定看法,这就是本书最有意义的地方。

这本书的好看,首推其图片。19世纪末期的西方人已开始采用新闻图片的方式记录重大事件,这些图片虽然并不是那么逼真、写实,但总体而言,还是留住了那个时代的记忆。书中关于朝鲜风光、建筑、民众、军队、官员的图片,让人们对其多了一点儿了解。关于中日两国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清朝新建海军装备的图片,大沽口、旅顺、威海海军基地的图片,至今看来依然令人震撼。那时的中国,在武器上并非绝对不如他国,战场上的失败其实另有原因。

从书中搜集的大量图片来看中日两国的官员、将士、民众,不论装束还是面色、气质,我们透过纸面都能感觉到,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带给这两个东亚国家很不一样的结果。仅以军队为例,西方人的观察很犀利:日军秩序井然地下船来到凸堤码头,没有引起任何混乱。士兵们全副武装,装备之精良无论怎么称赞都不为过,甚至还配有双筒望远镜。他们身上的一切都是最新的式样。和英国军队一样,人人都穿着靴子,还带有一双备用的靴子。身上背着普鲁士士兵使用的那种带毛的阉牛皮旧式背包,挎着装有弹夹的步枪。这些士兵身材矮小,但长得很结实。

与日军的情形不一样,西方人对清军的观察是:清朝的正规军是驻扎在北京、天津及各个省会的八旗军,大概10万人左右。唯一的后备军是绿营兵,也被称作“绿旗”或“勇营”。在内地18省中,绿营兵总数大约有17万,不过大都未经训练,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小斧子、矛、弓箭以及火枪。这些后备军中有一些是货真价实的匪徒,通常犯有盗窃、谋杀及其他罪行。

当然,这些观察、记录并不能完全反映当时中日两国的真实情况,但这样的描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何以败、日本何以胜,恐怕不无意义。

120多年过去了,不仅甲午战争,连两次世界大战也已成为往事。痛定思痛,中国应该汲取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走好现代化的每一步。这是我阅读《海外史料看甲午》的一点儿感想,写出来与各位同好分享。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甲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