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探索中国特色式大学教育培养健全人格青年后备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杏林青马工程侧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有关教育工作和青年成长成才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在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中医药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启动实施了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载体,即杏林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养一批既有较好的马克思理论修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又能够担当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排头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两年多来,学校党委从问题出发,矫正大学生不良观念,驱除大学功利官僚之风,为培养新时代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年后备军提供一套具有借鉴意义的价值模板与教学规范。

一四二三五金木水火土

在制度创新方面,长春中医药大学结合学校本身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性地实施了“一个目标、四项任务、两个自信、三才理念、五行计划”的“14235”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模式,其中的五行计划又分为理论导航“金”计划、自我提升“木”计划、导师引领“水”计划、实践淬炼“火”计划、文化滋养“土”计划。“金”谓之“金曰从革”蕴意变革创新,在理论学习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总的指导。“土”谓之“土爰稼墙”,土具有载物、生化特性,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丰厚的沃土,不断滋养青年学子。“火”谓之“火曰炎上”,火具有温热、上升特性,代表着青马学子在实践的熔炉中磨练成长。“水”谓之“水曰润下”寓意着导师像水一样,默默奉献培养青马学子。“木”谓之“木曰曲直”,寓意青马学子如同成长的树木,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成长成才。学校通过这样一套完整体系,将传统文化和哲学辩证思维融入课堂教学,着力培养既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又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两支队伍三层联动“金字塔”体系全覆盖

从人员普及方面来看,学校党委遵循聚焦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整体的推进思路,统筹规划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培养工作,坚持两支队伍一起抓,一起建设。在学生层面,构建“金字塔”式培养体系。一是培育搭尖,坚持每年从大一新生中选拔120名优秀学生,作为校级青马班学员,开展为期两年的精英式培养。二是壮实塔身,在各学院成立二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会”。三是夯实塔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层层带动的“金字塔”分层结构教育体系。在教师层面,成立“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学会”。近331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学会,占全校青年教师总数的80%。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率先在全校掀起十九大精神学习热潮,形成师生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局面。

搭建熔炉炼精钢打造工程4.0

2017年4月,学校与吉林省关工委共建,成立了“杏林青马工程基地”,并设立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自身运行模式不断实现跃位升级,实现了从1.0到4.0版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正在筹备数字青马党的4.0阶段,学校加大成本,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辅助马克思主义教育,引进VR实验室、智慧教室等一系列先进设备,使师生足不出户就能参观游览红色革命场景,接受红色教育。

杏林青马班谨记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艰巨使命,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教育、文化沙龙活动,成立全国首个省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师生坚定信仰、锤炼品格、提高觉悟的熔炉,成为培养精英的主阵地。

在谈到对杏林青马工程的期许时,学校党委书记张兴海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杏林青马工程在实践探索中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因素,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供了一套科学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方案,打造出顺应形势变化,符合时代特征,满足青年师生成长需求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新范式。教育之事乃功在千秋,是长久大计。希望青马工程能够像火炬一样,激情燃烧,散发热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普及,为国家全力培养健全人格青年后备军。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后备军   中国   人格   特色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