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深化改革,大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擘画出发展蓝图。同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列为“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举措而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建设,当前面临什么难题?如何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新时代大湾区经济腾飞?日前,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与港澳互利合作”这一议题集思广益,共谋良策。

推动建立综合协调的机制

国际上,湾区一般指的是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依照设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让这里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委员们认为,大湾区建设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委员、专家们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天然的优势。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澳门是国际化的城市,珠三角地区则是制造业重镇和新兴的科技创新阵地,且粤港澳之间的合作,也至少有40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就一直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的建设,大大促进了珠三角的城市发展。同时,港澳的经济也受惠于珠三角迅速发展。

但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困难也不小。大湾区建设是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法律制度”环境下实施的。委员、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湾区建设,首先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发挥“一国”之利、“两制”之长,寻求不同制度规则下的最大公约数,而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促进大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和重要途径。

“目前三地有期待有热情,也有不同愿望和需求。”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表示,为避免同质竞争、重复建设和“碎片化”,需统一领导、凝聚共识,把握方向、找准定位,重点谋划、相向而行。裘援平建议,应着重谋划一批有助于港澳融入大湾区的举措,鼓励和调动港澳各界参与积极性,推动港澳与内地民心相通、齐心协力;在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在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困难的就是‘综合协调’。”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说,大湾区应当从法律、政府、市场、社会四个层面建立综合协调的机制,协调处理大湾区内的法律、税收、金融、知识产权、社会管理等多种复杂问题。

推动资源要素便捷、高效流动是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法律制度,推动大湾区内资源要素便捷高效流动,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委员、专家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是三地一个共同的聚焦点。”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说。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中,要打通人才流,实现人才共享,创新人才流通的机制;打通技术流,推动特定技术及物资的共享;打通服务流,推动服务便捷高效;打通资金流,推动资金使用的便捷高效;打通信息流,推动湾区教育医疗共建共享。“比如在推进湾区教育医疗创新发展方面,制定港澳医师在内地的执业地方标准,简化港澳医生在湾区长期行医的手续,试点三地专科医师共享及多点执业,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的招生纳入到教育部统一招生的计划。”吴以环说。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安全便捷流动是建设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应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大湾区资源要素跨境优化配置和相互组合。”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有礼说,当前湾区内资源要素流动仍存在很多障碍,如《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仍属出入境证件,应尽快立法确定其作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的法定身份证件,并纳入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平台。同时,对港澳居民在内地就学、就业、社保、医疗、住房、设立公司及法律文书认受性等问题进行综合安排。

未来大湾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委员、专家们关注的重点。大家认为,大湾区的建设应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兼具科技、金融、制造综合优势,完全有条件建设成复合型的国际创新中心,为国家新一轮创新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高水平的国际竞争发挥支撑作用。

“大湾区城市可以加强区内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创新科技的研发及应用,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卢伟国说,比如促进电子身份认证和电子支付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大湾区智慧城市集群式发展;推动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应用转化、完善知识产权的制度等。

“要把吸引国际高端科技人才作为把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来考虑。”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耿惠昌说,创新之道关键看人,要达到把大湾区建成全球科技创新新高地这样一个目标,还需要尽早制定能够吸引国际高端科技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解决引进国际高端人才的待遇问题等。

要以“人”为出发点和着力点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目标之一。委员、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湾区的建设要以“人”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便利大湾区内群众就学就业、创业置业,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尤其是吸引港澳青年参与其中。

“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实现澳门和内地湾区城市之间的就业、创业政策接轨和福利保障体系并轨,为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增添动力并解决后顾之忧。”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认为,以港澳青年为重点,提升港澳居民在湾区融合发展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对发展“一国两制”、增进四个认同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可为‘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和湾区建设储备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力量。”吴志良说。

“如今,内地加快提升了港澳居民的国民待遇,但在学习、就业与创业方面仍有可改进的空间。”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说,“大湾区建设已实质启动,港澳青年要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人才、资金、信息以及物流的有效流通,为国家战略发展注入新生力量。”霍启刚也认为,针对港澳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研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鼓励更多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学习和工作。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长远的战略,青年人将起主体作用。因此,要培养更多爱国爱港的青年人,增强他们的国情认识及身份认同。”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健锋表示,中央及特区政府应继续大力支持官方及民间团体所举办的内地实习与交流活动,推动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发掘更多欢迎港澳青年的优质企业与院校,加强监察实习与交流活动的质素,鼓励部分企业与院校考虑取录与聘用曾参与相关活动的港澳青年,以同龄人的交流合作带动,以向上流动的机会,强化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让他们明白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与责任。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