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将“孝”贯穿教育全过程

——湖北孝感市教育系统开展孝德教育纪实

近年来,孝感市各教育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决策部署,依托孝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孝德教育和“双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抓孝德校园建设,着力传承孝文化

一方面,加强“三项”统筹,合力推进孝德校园创建工作。首先,市教育局成立工作专班进行统筹规划。先后研究制定了孝德教育实施方案和孝德校园评选方案,明确了孝德教育主题内容和孝德校园评价标准,并向学生推荐电视栏目、电视剧、书籍和歌曲。其次,统筹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中大力开展“孝心孝行”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孝德修养。再者,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步调。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明办联合开展品味经典知孝理、方寸天地写孝义、董永故里观孝景等“孝德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2017年,联合开展了“一封家书表孝心”网络作文大赛活动,吸引了全市560多名学生参赛。同时与团市委、市妇联、老龄办、关工委一起开展了多项致力于传承孝文化的活动。

另一方面,加强“三个”融合,着力营造孝德教育氛围。一是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将孝德校园建设与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绿色校园创建相融合,推动学校将孝德融入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建设中,做到“草木皆有情、处处成风景”,并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二是与德育工作相融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工作,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与校本课程建设相融合。把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文化创新、孝德教育结合起来,先后编写了《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画说孟宗》《黄香三字经》等地方教材供学生阅读。全市46所高中开设了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不断践行本土化的孝德教育。注重在课堂中渗透孝德教育,语文课上诵读经典作品积淀“孝”文化功底;品社课上引领逐步提升“孝”文化道德境界;历史课为传统的“孝”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手工课引入孝感雕花、剪纸、皮影等,让学生感受本地传统文化魅力。

同时,开展“三类”活动,致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一是开展孝德教育主题活动。利用重大节日、感恩书信、孝亲敬老“七个一”、孝廉文化主题班会等活动,把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贯通起来,引导青少年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知孝、行孝、扬孝、向善、向上”。如安陆接官初中每年开展“孝亲敬老,感恩父母,争做小天使”的主题教育活动,向学生推行“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二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积极推动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组织学生到董永公园、黄香纪念园、孝感历史博物馆等地开展孝文化探寻活动活动中,大力开发孝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体验到孝感独特地域文化,自觉传承弘扬中华孝文化。三是开展现代孝义传播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专题讲解孝文化,明确家长在孝德教育方面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自觉担负起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责任,努力树立良好的家风,将孝德教育融入千家万户。同时,倡导学校积极参与村(社区)文化共建,把孝亲敬老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担任孝文化使者,到村(社区)儿童之家读孝敬书、做孝敬事、写孝敬文、当孝敬人。

行“双读”教育活动,培育核心价值观

首先,强化管理,确保“双读”教育活动“三到位”。一是确保读本、绘本、光盘发放到位。2016年以来,共计向全市538所幼儿园发放“起点阅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绘本》1万多套,全市中小学发放《朝读经典》43.43万册。二是确保“朝读经典”课程落实到位。各中小学校将“朝读经典”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与语文、思想品德、历史、艺术等学科课程教学统筹安排。三是确保“起点阅读”,纳入幼儿保教活动到位。各幼儿园将“起点阅读”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融入到一日保教活动中,通过故事、游戏、表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经典、感受经典。

其次,搭建平台,推动“双读”教育活动“三借力”。一方面借力社会资源,建好阅读教育活动阵地。争取新华书店、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在学校(幼儿园)设置图书专柜,建设一批符合学生特点、美观大方、方便取阅的“悦读吧”、“流动书屋”、“图书角”,等藏书平台,采取措施提高图书的流动性,让学生能够便利地读到好书。二是借力专题培训,培养阅读兴趣。市教育局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合作,举办“国学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究班、“孝感教育大讲堂”阅读专场,引领广大教师读阅经典、读好书。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双读”教育骨干力量的阅读素养,并通过二次培训覆盖到全体师生。三是先后借力各类竞赛,动员全体师生参与,提升阅读素养。

再者,不断创新,着力解决“双读”教育活动“三难题”。一要压实责任,着力解决“动力不足”的难题。市教育局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制度设计,开展学校管理“县县行”“校校行”活动,检阅各地各校“双读”教育活动成果。大力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师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二要持续发力,着力解决“氛围不浓”的难题。通过“世界读书日”、“双读”活动计划等做到全年的阅读活动有内容、有课程、有措施。三要创新方式,着力解决“推广不够”的难题。及时总结推广学校取得的经验,确保“双读”活动落实落细落小。市财贸幼儿园把起点阅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设计了“赏、读、讲、演、画、享、悟、行”八步教学法,创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语操,形成了特色经验。经过研究拓展形成了特色的手语操“孝文化”品牌,并印发《关于提升推广市财贸幼儿园“起点阅读”活动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广。

弘扬中华孝文化,牢牢把握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建好校内主阵地,是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用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人、引领人、教育人,是每一所学校的责任。因此,要在现代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同时,在文化内涵建设上多下功夫,传播正能量,办真教育。当地的玉泉小学建立了孝正文化体系,为学生德育立魂塑形。该校凝练出了以“孝正”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即构建“孝善”德育、“孝润”课程、“孝养”管理、“孝馨”校园为支撑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将弘扬孝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常规教育有效融通,通过孝正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让学校的“孝正”文化真正融入每一个学生心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培养学生良好的到的素质,真正地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是坚持整合资源,是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证。孝感有丰富的孝文化资源,各级各部门都重视孝文化传承工作,市委宣传部经常召开联席会、协调会,统筹推进打造孝文化名城工作。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要因地制宜,发掘本地优秀文化,统筹各方力量,用好本地文化资源,发挥资源最大功用,形成强大的文化育人合力。

三是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是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多年来,孝感市教育部门按照“学校主课堂、家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孝文化建设模式,引导学生在校能“知孝懂孝”,在家能践行“孝心孝行”,在社会能“崇孝评孝”,把孝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校内校外践行。四是坚持落实评价机制,是推动孝德教育长久开展的动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入了具有孝感地方文化特色的“孝心孝行”板块,在各类考试中加入“孝心孝行”的内容,借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开展孝德教育。

(资料来源:孝感市教育局 孝感市玉泉小学)

责编/周小梨

[责任编辑:王驰]